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9的文章

黑色的抽象畫家-- 皮耶.蘇拉吉 Pierre Soulages (b. 1919)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蘇拉吉:「現在我們見證了,黑色,開始獲得遍及全球的勝利。」 "We are witnessing the beginning of a worldwide triumph of the color black." ~ Pierre Soulages 黑色的抽象畫家 法國畫家,1919年12月24日出生於法國南部阿韋龍省的羅得鎮(Rodez, Aveyron)。早年對家鄉博物館的史前洞窟及羅馬式建築藝術產生興趣。1938年第一次前往巴黎,參觀羅浮宮,並欣賞塞尚(Cézanne)和畢卡索(Picasso)的展覽。原本希望將來能當素描老師,在巴黎一間畫室學畫,但後來有人鼓勵他可進入國立美術學校(E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然而他對所學感到疑慮,因此決定返回故鄉。1941年入伍服役,隨即退伍,之後便搬到蒙貝里耶(Montpellier),在當地的美術學校(Ecole des Beaux-Arts)繼續學業,不過在戰爭期間為免送往德國強迫勞動,他暗中在蒙貝里耶地區農場工作。德軍佔領期間,他偶而還能畫畫。1943年認識畫家德洛內(Sonia Delaunay),透過他的介紹發現抽象藝術的美妙。從他的學習過程來看,他其實更像是素人藝術家(a self-taught artist)。 戰後回到巴黎,先後參加絕對獨立沙龍(Salon des Surindépendants)和五月沙龍(Salon de Mai)的展覽,受到藝評家的矚目,他的黑色繪畫在展覽中非常醒目。1940年代末,他開始為劇院設計佈景,如1949年的巴黎雅典劇院(Théâtre de l’Athénée)格林(Graham Greene)芭蕾舞團演出《埃洛伊斯與亞伯樂》(Héloise et Abélard)舞劇;以及1952年紀念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誕辰五百週年的《天才之歌》(Geste pour un Génie)芭蕾舞劇,都是他的舞台設計作品。 1949年在巴黎舉辦過第一次個展,1952年他和曾代理畫家雷捷(Fernand Léger)、杜菲(Raoul Dufy)

戴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 (b. 1965)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赫斯特曾說:「我只是想暸解界限在哪裡,我已經暸解,是沒有的。我想要有人阻止我,但是將不會有人阻止我。」("I just wanted to find out where the boundaries were," Damien Hirst once said. "I've found out there aren't any. I wanted to be stopped but no one will stop me.") 驚世駭俗英國藝術家  九O 年代全球藝壇明星 若要問1990年代的當代藝術界誰領風騷?相信大家不會反對是「不列顛藝術」(Brit Art)運動,那一群年輕英國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簡稱YBA)吧!上個世紀末巡迴歐美博物館的「感官」(Sensation, 或譯作「羶色腥」)英國當代藝術展覽,引起正反兩極的批評,包括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動用權力干預美術館展出,鬧得滿城風雨,卻更加奠定了英國當代藝術家的國際名聲與藝術地位。而被英國傳媒戲稱為「醃製家畜」(pickled livestock)的戴米恩.赫斯特,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藝術家之一,他還被譽為繼大衛.哈克尼(David Hockney)之後,最成功的英國在世藝術家。 戴米恩.赫斯特,英國西南部布里斯托(Bristol)人,出生於1965年。他的主要成長背景在里茲(Leeds),或許是藝術家天生具有顛覆性格,他的美術創作不受老師青睞,還曾經被兩所學院拒絕。1986年至1989年之間順利進入倫敦大學歌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美術系就讀,他之所以選擇這個學校,是因為它不僅是純粹學習繪畫或雕塑的課程,而且是講求通識的教育,這正是赫斯特想要追求的。1988年他還是歌史密斯學院的學生,他在碼頭邊的倉庫策劃「凝結」(Freeze)主題聯展,當然赫斯特是其中的靈魂人物。這次展覽是YBA的歷史開端,而類似的展覽開始為赫斯特建立藝術地位,他也將倫敦西區畫廊執美術牛耳的地位,重新聚焦至東邊工業區的破敗、邊緣、另類如倉庫等替代空間,堪稱影響力極強的當

喬治.巴塞利茲 Georg Baselitz (b. 1938)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巴塞利茲說:「我出生在遭受破壞的秩序裡,我沒有想過去重新建立一種秩序。」 ("I was born into a destroyed order and I did not want to reestablish an order." ) 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先驅 喬治.巴塞利茲和安瑟.基佛(Anselm Kiefer)齊名,屬於「德國戰後新表現主義(Post-war German Neo-Expressionism)」,是新德國繪畫的領袖人物。巴塞利茲,1938年生於德意志巴塞利茲(Deutschbaselitz)的薩克森(Saxony),本名為漢斯—喬治.柯恩(Hans-Georg Kern)。20歲時放棄原本的姓氏,改出生地為姓氏,是為喬治.巴塞利茲。1956年他先入東柏林的視覺與應用美術學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und Angewandte Künst)與彼得.葛拉夫(Peter Graf)和朋克(A. R. Penck)一同學畫,1956年遷移至西柏林,第二年入當地藝術學院(Hochschule der bildenden Künste)就讀5年。 1960年代他以備受爭議、粗率(crude)的繪畫風格,贏得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先驅的地位。原本他曾在「社會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和「無形式藝術」(Art Informel)的兩者繪畫風格取捨不定,最後反而對「歪像」(anamorphosis)以及精神病患的藝術產生興趣。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62-63年間完成的《狂飲》作品(The Great Piss-Up)(又名《夜晚付之東流》,Big Night Down The Drain)(科隆的路德維希博物館收藏)(Museum Ludwig, Cologne),描寫一個長了巨大陽具的男人。愛德華.路西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曾說它或許是一種自畫像的表現,1963年第一次在柏林展出時,因涉公然猥褻,連同此畫在內的數幅作品遭警方沒收充公。 而接下來巴塞利茲還有更受爭議的動作,19

阿爾貝托.傑克梅第 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傑克梅第說:「…藝術品不是真實再現,而是創造具有相同強度的真實。」 "...the object of art is not to reproduce reality, but to create a reality of the same intensity." ~ Alberto Giacometti 存在主義的藝術家(Existentialist Artist) 傑克梅第,瑞士畫家、雕刻家與製圖師,1901年10月10日出生於鄰義大利邊界的波哥諾沃(Borgonovo)小鎮。他的家族是藝術世家,父親喬凡尼.傑克梅第(Giovanni Giacometti)也是畫家,風格上傾向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和野獸派(Fauvist)。父親是他小時候的啟蒙老師,9歲學素描與12歲練雕刻。1919年至1920年間先後進入日內瓦的美術學校(Ecole des Beaux-Arts)和美術職業學校(Ecole des Arts et Métiers),之後赴義大利旅行。1922年寓居巴黎,在大茅屋工作室(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ere)拜雕刻家布爾代勒(Antoine Bourdelle, 1861-1929)門下,斷斷續續學習五年,期間受到立體派(Cubism)和非洲、蘇美人(Sumerian)、大洋洲等非歐洲藝術的影響,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1927年和弟弟迪亞哥(Diego)遷進巴黎藝文人士活躍的蒙巴納斯區(Montparnasse)。1929年與布荷東(André Breton)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Surrealists)團體往來,但1935年理念不合而分離。這段期間他花費同樣的時間、氣力在繪畫與雕塑兩種媒材的試驗,不過對於人物的造型觀念此時逐漸醞釀成熟,漸漸地將更多的關注放在雕塑方面,繪畫的創作自然相對地減少。 二次大戰期間,他在日內瓦渡過。1945年戰爭結束,他也返回巴黎,一直到終老,僅有夏季才回到史丹帕(Stampa)探訪家人。從1948年,紐約的皮耶.馬蒂斯畫廊(Pierre Matisse Gallery)為他舉辦個展,奠定國際

尚米榭.巴斯奇亞 Jean-Michel Basquiat (1960-1988)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巴斯奇亞說:「從17歲開始,我就知道自己將來會成名。我想起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查理.帕克、吉米.漢德里克等,我對於人們成名的方式,有一種充滿浪漫的幻想。」 ”Since I was seventeen, I thought I might be a star. I’d think about all my heroes, Charlies Parker, Jimi Hendrix… I had a romantic feeling of how people had become famous.” 一九八○年代的少年大師 (The “Child King” of the Eighties) 爵士音樂先鋒查理.帕克(1920-1955),因神乎其技的薩克斯風吹奏而名留樂史,35歲不到的生命即油盡燈枯;吉米.漢德里克(1942-1970)融合黑人藍調、迷幻搖滾的樂風,被譽為「吉他之神」,28歲時即撒手人寰,成名到逝世僅短短的4年時間。這些天才的背景、發跡過程和巴斯奇亞竟是如此類似,冥冥之中巴斯奇亞彷彿也追隨英雄們的腳步,蠟燭兩頭燒的成名方式,已成為一種浪漫的傳說。傲視群倫的天才們用短短的歲月燃盡所有的光華,生命葬送在毒品、酒精之中,讓人無限遺憾,但他們不凡的藝術的確照亮了他們的年代。 尚米榭.巴斯奇亞,活躍於1980年代的美國畫家、雕塑家及街頭塗鴉藝術家,1960年出生於紐約,父親是海地(Haiti)人;母親則為波多黎各(Puerto Rico)裔移民後代。尚米榭自小顯露繪畫的興趣,由於母親喜愛時尚設計、素描,父親又經常帶回紙張禮物,都是他重要的鼓勵與支持泉源。1965年時母親經常帶他參觀紐約的博物館,1966年時成為布魯克林美術館(Brooklyn Museum)的小小博物館之友(Junior Member)。早期對巴斯奇亞的藝術生影響的包括:勤讀法文、西班牙和英文讀物,酷愛希區考克(Alfred Hitchocock)的電影、汽車和漫畫書等。 1968年,年幼的巴斯奇亞在街上玩球,不慎被車撞傷,在醫院住院一個多月才康復,住院期間母親送給他一本《葛雷的解剖學》(Gray’s Anatomy),這本書對他後來的生活

從酒商到藝術家 不願被歸類的杜布菲 Jean Dubuffet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尚.杜布菲 Jean Dubuffet (1901-1985) 說: 「我非常相信野蠻的價值,我指的是直覺、熱情、情緒、暴力、瘋狂。」 (“I believe very much in the values of savagery; I mean, instinct, passion, mood, violence, madness.")- Jean Dubuffet 藝術家的早年 Préhistoire(1919-1942) 杜布菲,法國的畫家、雕塑家、版畫家、收藏家暨作家,1901年生於諾曼第海岸的哈弗港(Le Havre),少年時曾在哈弗地區的美術學校就讀。1918年搬到巴黎拉丁區,入朱麗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習畫六個月,他期望能創作顛覆性的、更具現代意義而非傳統的繪畫,此間認識了畫家瓦拉東(Susan Valadon)及詩人賈克伯(Max Jacob)等藝文界人士。1920至1922年間獨自創作,對文學、音樂、哲學和語言發生興趣。後來和雷捷(Fernand Léger)、馬松(André Masson)、葛利(Juan Gris)等藝術家交往。杜布菲非常著迷於美術史家兼醫生的漢茲.普林鍾(Hans Prinzhorn)撰寫的有關精神病患者藝術的書籍。 1924年杜布菲因懷疑文化的價值,認為過去所學的傳統本領徒勞無功,宣佈放棄繪畫(一停便是8年),次年接手父親哈弗賣酒的生意。當了多年酒商之後,一直到1942年才完全回到美術界,從此沒有離開過。一開始杜布菲選擇人物畫作為繪畫歷程的起步。1943年發表「地下鐵」(Métro)系列,以鮮麗色調描繪都會的眾生相。1940年代杜布菲和文學家布荷東(André Breton)、藍布(Georges Limbour)、鮑漢(Jean Paulhan)和哈頓(Charles Ratton)等人往來及合作,這一段期間創作主題或風格都受到保羅.克利(Paul Klee)繪畫的直接啟發。1944年,巴黎杜胡安畫廊(Galerie René Drouin)為他舉辦首次畫展,1947年應皮耶.馬蒂斯畫廊(Pierre Matisse Gall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1928-1999) 畢費說:「繪畫,我們不談它,我們不分析它,我們感覺它。」"Painting, we do not talk about it, we do not analyze it, we feel it." 「純粹的天才」(pure genius)法國藝術的教宗The Pope of French art 憂鬱的小丑人物、灰色的都會建築、嚴峻的宗教故事,貝納.畢費以黑色線條勾勒的繪畫,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向來能撼動人心,不少藝術家包括台灣前輩畫家席德進(Hsi Te-Chin)都曾受到他的影響。日本收藏家尊他為「法國藝術的教宗」(the pope of French art),為他建造美術館。 畢費的創作向來以悲劇主題貫穿,無奈最終也以悲劇方式告別人世。1999年10月4日畢費自殺的消息令全球美術界譁然,法國席哈克總統曾感慨地表示:當總理喬斯潘強調,畢費的巨大貢獻在海外建立法國的名聲時,他深感悲傷。「畢費具體地呈現法國戰後的苦難,全心全意地表達虛弱、痛苦與貧窮的景況」。(French president Jacques Chirac said he was deeply sorrowed while Prime Minister Lionel Jospin stressed that Buffet had contributed enormously to France's reputation abroad. "He incarnated France's post-war sufferings and managed to express poverty, pain and penury with much force," he added.)當時的文化部長陶特曼(Catherine Trautmann)也認為:國家失去它最偉大的畫家之一(the country had lost one of its greatest painters),很遺憾地,他在自己的國家沒有得到讚揚,卻在海外獲致

「當代藝術」—國際藝術市場新趨勢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誰是今日藝術市場的績優股 要問過去一年藝術市場哪個項目是炙手可熱 ,答案就是「當代藝術」。當年當代藝術的整體氣勢強,甚至搶過「 印象派與現代藝術」的鋒頭,頗有後來居上的味道。去年6 月代表「印象派與現代藝術」的莫內和畢卡索,各自拍出天價的作品;然而有更多當代藝術家打破個人最高拍賣記錄,例如:李奇登斯坦、巴斯奇亞、蘇拉吉等等。就連紐約拍賣界人士都要齊聲讚歎:他們的當代藝術項目的產值幾乎和印象派旗鼓相當。尤其是去年底的拍賣季中,當代藝術的件數成交率有八成,不受景氣不佳的影響,金額成交率也頗高。 根據法國藝術行情公司的分析,從2002年1月到2002年7月之間,1940年以後出生的藝術家平均成長率為+11.8%,當代藝術利潤在2002年上半年是其他項目的兩倍之多。而如果再以材質細分,當代藝術「油畫類」的平均成長率更高,為+16%。再深入分析之後,我們會發現,當代藝術的天價幾乎都是在紐約出現,尤其是美國本土發展出藝術運動占的比例最高,如美國普普藝術。 「美國普普藝術」的價格指數上漲中 的確如此 。 歐洲是二次主戰場,戰時許多藝術家流亡美國。戰爭結束後,歐陸百廢待舉,無論戰敗國家或戰勝國,無不面對龐大的社會困境。而大夕陽的另一端美國,則憑藉強大的經濟與武力,廣納各國人才,激蕩出蓬勃的藝術運動,紐約取代了巴黎成為新的藝術之都,前衛藝術的搖籃。例如1940、1950年代的「抽象表現主義」、1960年代的「普普藝術」、1970年代的「極限藝術」等。抽象表現藝術畫家大都以紐約為根據地,後來有有「紐約畫派」之稱,大有和「巴黎畫派」分庭抗禮的意味。 普普藝術起源於英國倫敦,但卻由美國發揚光大。由於美國擁有經濟力的優勢,取材自商店文化以及流行文化的普普藝術,當然很容易在美國生根 。美國普普藝術家中安迪.握荷的可口可樂 、康寶濃湯罐、瑪麗蓮夢露等流行圖騰 ;李奇登斯坦的漫畫、廣告 , 都是現代人最直接 、最熟悉的形象,很容易獲得大眾的青睞。從1997年到2002年,5年間普普藝術的價值約成長+165%。 法國藝術行情公司 Artprice 籌集了全球美術拍賣記錄,參照金融股市「加灌指數」的概念,將藝術品的行情資料化。他們依照個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