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大玩具、具投資價值的限量公仔—新崛起的中國當代雕塑市場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8 藝術與投資第十八期 / 2007-10-01 儘管在今日華人現代與當代藝術市場裡,架上繪畫一直位居領導地位,頻頻創下拍賣行情紀錄,但是各位藝術愛好者是否也注意到另一個現象?那正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與裝置藝術,已在華人市場悄然形成穩固的收藏族群,這些族群還包括不少非華裔的國際收藏家。西洋雕塑發展歷史悠久,有人物、動物或現代抽象或觀念的雕塑或裝置。由於雕塑品收藏早於西方是一種歷史及傳統,因此過去在歐美即有以雕塑為專場的拍賣。然而,過往的收藏過程中,中國雕塑多屬於宗教藝術或工藝品的範疇,在純美術的創作上則是長期被忽略及不受重視。 上一世紀的華人雕塑家在美術史留名者屈指可數,所幸在西方現代雕塑的刺激下,各種創作媒材的觀念大解放後,二十世紀後期已經有愈來愈多的當代雕塑家浮上檯面,其中不乏以雕塑或裝置藝術在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受到肯定,如蔡國強、黃永砅、徐冰、王度等;而在藝術拍賣市場上最具啟發和影響力,則非台灣雕塑大師朱銘莫屬。他是雕塑行情超越百萬美元的華人藝術家第一人。過去,朱銘的市場主力集中於台灣,近年來隨著華人拍賣業走向國際化,現在他的收藏族群分布比以前更廣,不僅深入亞洲,更及於歐美。2000年之前,他的最高拍賣行情紀錄尚未超越十萬美元(約台幣330萬元),但去年秋拍他的太極系列單鞭下勢大銅雕率先超越百萬美元的門檻,今年還將以191萬美元(約6324萬台幣)打破去年紀錄。朱銘價格的穩定成長,象徵著華人雕塑市場的形成。 雕塑高價化的時代到來 西洋的雕塑和繪畫作品之間,其實仍存在著價差的問題!1990年梵谷(van Gogh)、雷諾瓦(Renoir)兩人的油畫在拍賣市場上締造過8250萬或7810萬美元的身價,而現代雕塑家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 1876-1957)在1989年時的最高行情僅880萬美元。 西洋雕塑的真正高價化時代也產生於21世紀,2000年後拍賣市場上超過千萬美元身價的現代雕塑家, 除布朗庫西,還有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狄嘉(Edgar Degas,1834-1917)與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