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BernardBuffet #Buffet」標籤的文章

重新評價─超級藝術家畢費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Ravenel No. 19 羅芙奧季刊第19期 Art & Investment 藝術與投資專欄  2016/11 / 2016-11-03 時髦奢華、傲驕冷峻;華麗出場的畫家畢費,彩筆描繪的是戰後苦澀不安的悲慘世界。這位被時代埋沒過的天才藝術家,當初得不到法國文化界與評論家青睞,但宗教畫受到梵蒂岡教皇肯定、日本為他成立美術館。曾被譽為是畢卡索的接班人,擁有廣大的名人粉絲,領銜「新具象畫風」的畢費,正代表著戰後當代藝術的新風貌。 《運河邊的房屋》1952 油彩 畫布 81 x 100 cm 預估價:6,000,000 - 8,000,000台幣 羅芙奧2016秋季拍賣會「薈萃」 這位藝術家的人生注定要轟轟烈烈,充滿戲劇性。他是二十世紀最出名也最受爭議的法國藝術家之一,成長於納粹佔領的巴黎,個性憂鬱寡言、外形俊美、擁有繪畫長才、雙性戀、時髦奢華、傲驕冷峻。他的畫筆描繪的卻是戰後苦澀不安的悲慘世界,彌漫存在主義氛圍的關懷,實質上卻過著成功闊綽的生活,每次都是華麗的出場,導致後來惹來造作不協調等非議。他年少得志,站上世界之巔,賺得金屋華服,明星藝人搶著收藏他的畫作,卻不得當時法國文化界與評論家的青睞,毒舌斥之媚俗,他的宗教畫受到梵蒂岡教皇的肯定,在日本有收藏家為他成立美術館,並有廣大的名人粉絲。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不願面對無法畫畫的未來,1999年世紀末的一年,以自殺結束生命,告別精彩的一生,他是二十世紀的超級藝術家貝爾納.畢費(1928-1999)。 貝爾納.畢費是近期新聞關注度最高的法國藝術家之一,但或許風光程度尚不及1950 年代的水準。當年他意氣風發,18歲獲得藝術大獎,20多歲已是家財萬貫的藝術明星,名氣直逼前輩大師畢卡索和馬蒂斯。他曾在威尼斯雙年展上被譽為是畢卡索的接班人,後來有人形容他是銜接畢卡索和安迪渥荷兩位大師的過渡章節,驗證世界藝術之都從巴黎轉向紐約的時代關鍵人物。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蒙馬特美術館暨雷諾瓦花園,從2016年10月中旬先後舉辦跨年度的「畢費回顧展」,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也趕在9 月份在香港的畫廊空間推出畢費(翻譯為「布菲」)作品小型展售會,其實商業空間的展出,1月份新加坡MAD Museum of Art & Design已率先和法國畫商及...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1928-1999) 畢費說:「繪畫,我們不談它,我們不分析它,我們感覺它。」"Painting, we do not talk about it, we do not analyze it, we feel it." 「純粹的天才」(pure genius)法國藝術的教宗The Pope of French art 憂鬱的小丑人物、灰色的都會建築、嚴峻的宗教故事,貝納.畢費以黑色線條勾勒的繪畫,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向來能撼動人心,不少藝術家包括台灣前輩畫家席德進(Hsi Te-Chin)都曾受到他的影響。日本收藏家尊他為「法國藝術的教宗」(the pope of French art),為他建造美術館。 畢費的創作向來以悲劇主題貫穿,無奈最終也以悲劇方式告別人世。1999年10月4日畢費自殺的消息令全球美術界譁然,法國席哈克總統曾感慨地表示:當總理喬斯潘強調,畢費的巨大貢獻在海外建立法國的名聲時,他深感悲傷。「畢費具體地呈現法國戰後的苦難,全心全意地表達虛弱、痛苦與貧窮的景況」。(French president Jacques Chirac said he was deeply sorrowed while Prime Minister Lionel Jospin stressed that Buffet had contributed enormously to France's reputation abroad. "He incarnated France's post-war sufferings and managed to express poverty, pain and penury with much force," he added.)當時的文化部長陶特曼(Catherine Trautmann)也認為:國家失去它最偉大的畫家之一(the country had lost one of its greatest painters),很遺憾地,他在自己的國家沒有得到讚揚,卻在海外獲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