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LinFengmian」標籤的文章

從7200萬港元徐悲鴻一畫談起 看林風眠作品未來的行情空間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7 藝術與投資第十七期 / 2007-05-01 今年4月7日在香港一場拍賣會上,第一代中國美術家徐悲鴻作於1939年的油畫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在全場屏息以待的氣氛下,6400萬港元敲槌,加上800萬港元的買方佣金之後, 以7200萬港元(約3億台幣,920萬美元)成交,創下中國油畫作品前所未有的拍賣價格紀錄。對於熟知藝術市場的收藏家或畫商而言,拍出如此天價合乎預期;其實僅僅半年前, 另一幅徐悲鴻的油畫才剛以5388萬港元(約2.3億台幣,690萬美元)寫下新頁,在此高價紀錄的背後,不全然是指向藝術收藏的價值,還有無可取代的收藏品味取向以及政治正確的意含。 徐悲鴻在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名字不唯代表著個人的藝術,還有其所相關的中央美術學院系統、改良的中國畫、社會寫實主義風格。儘管他已在1953年病逝,但其影響力幾乎主導了大半個二十世紀的中國藝壇,至今在中國藝壇上仍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美術發展有兩支派別與體系,一是古典寫實主義,一是創新自由的現代流派;前者主張吸收古典寫實的技法,強烈反對現代美術各個流派,以徐悲鴻為代表,後者偏向鼓勵吸收西方印象派的現代藝術經驗,以林風眠、劉海粟為代表。此兩支體系所衍伸出,一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北方系統,另一是西湖杭州藝專(今日之中國美術學院)的南方系統。 林風眠和徐悲鴻皆是中國早期美育的領導人物,亦是各領風騷的現代藝術先驅者,才華高下各有見解。然而,藝術應該可以多元性的發展,應該可以採納不同的美學思考。兩相比較之下,徐悲鴻的美學理論因思想正確備受尊榮,林風眠卻因推崇自由改革風格,無法見容於當時的正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飽受迫害與挫折,晚年甚至避居香港,當起一名現代的隱者,一思及此,不禁令人想要發出不平之鳴。值得留意的是,兩位大師儘管後期各自走向不同的藝術道路,但不約而同地到了晚年的創作都選擇回歸到中國水墨的創新,因此在今日的收藏市場中我們有緣見到兩位畫家的油畫作品,亦可發現大量的水墨創作。在此筆者透過一些數據資料,概略地談談兩位藝術家的近期拍賣市場現況。 林風眠畫價遠低於徐悲鴻 未來價格成長空間反而更大 從近期的拍賣市場趨勢來看,顯而易見的中國水墨市場在2005年達到交易量、價格水準的高峰...

2004年林風眠畫作交易爆大量—成交逾三億台幣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1 藝術與投資第十一期 / 2005-04-01 2004年整年度在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廣州、巴黎等地拍賣市場,共計3億2千多萬台幣以上的熱錢投入林風眠畫作的收藏,全年交易量已經超過藝術家本人自1999–2003共五年間所累計的交易量,一路看漲聲不斷。本文附錄的最新「林風眠十大拍賣成交紀錄」有7件紀錄是在2004年所締造的,其價格不斷翻新之中。2005年1月更新的法國藝術行情公司的成交量成長排行裡,林風眠躋身在全球兩百大藝術家名單之內,交易活絡情況可見一斑。 2004年拍賣市場成交101筆,彩墨及水墨比例九成以上 去年華人拍賣市場湧入大筆資金,根據筆者統計全球至少有101筆林風眠作品順利易主,其中有5幅油畫,交易金額計5,523萬美元,每幅平均在千萬台幣以上,其餘96筆為彩墨畫及水墨畫,累計成交金額達台幣2億6千5百多萬元。 林風眠的畫作在市場有如此高的接受度,自然和他的歷史定位有必然的關連。他將現代繪畫思潮融入中國美術界裡,將西方的結構與色彩帶入中國畫裡,多位世界知名的華裔大師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都曾拜其門下,並推崇他的藝術貢獻及成就。林風眠的繪畫融入了東、西方美術精髓,民間工藝裝飾,因此其風格雅俗共賞,洋溢著詩情,加以仕女、人物、山村風景、雁鳥、花卉等題材貼近華人的賞美趣味,鬥方規格形式簡潔,易於陳列收藏。 林風眠作畫嚴謹,每幅圖畫裡皆展露出他的心跡,他的風骨人格頗得藝文界的推崇。吳大羽就曾贊賞林風眠是畫友中最勤於作畫的一位。據悉,林風眠早年苦心研究仕女畫,至少經過一千餘幅的練習,才形成後來簡潔的修眉、鳳眼、文鼻、櫻桃口、鵝蛋臉等典型東方美人圖樣,線條流暢、背景富麗。的確,雖然林氏在1966年文革抄家時將上千件心血搗成紙漿毀棄或付之一炬,重獲自由之後仍繼續創作不輟,尤其是1977年到了香港之後,他積極作畫,把記憶裡的圖畫重新畫回來。而為了追求完美,友人回憶林風眠經過反復練習描繪,一幅畫即使完成百分之九十九,倘若最後一筆不合意,作品撕掉重頭開始也在所不惜,這份赤誠與執著讓人感佩,更彰顯得他的作品之難能可貴。當然,近年來坊間充斥著拙劣的仿製品,氣質庸俗,作畫草率,簡直無法與率真美形、一氣呵成的真跡相提並論。 由於文革時期的大量毀畫,拍賣市場上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