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之外的 2013 華人藝術市場
Odile Chen 陳惠黛 / Ravenel No. 6 羅芙奧季刊第六期 Art & Investment 藝術與投資專欄 2013/08 / 2013-07-25 中國大陸拍賣市場降溫,港台兩地藝術交易相對熱絡,但藝術收藏因應經濟局勢心態轉趨理性,中低價位藝術品受到垂青。當代水墨、中低價位藝術成為流行風尚,反映了收藏品味的轉變;讓藝術收藏兼顧美化與保值,或許名家之外,多思考自己的品味風格,為生活帶來更多樂趣,才是藝術真正的價值。 儘管今年春拍之前,市場人士憂慮經濟局勢發展不明,可能衝擊到整體藝術市場的表現,然而今年上半年藝術市場的交易量其實不算小,資金的流通需求甚大,以大華人圈拍賣業而言,各家拍賣成績依舊亮眼,某些場次的整體交易金額甚至更勝以往。 過去幾季的市場觀望氣息十分濃厚,尤其買家在拍賣市場出手非常謹慎、理性,然而其實收藏家們並沒有停下腳步來,依舊關心市場的動態,更何況,買藝術品可是會上癮的,不會因為景氣的循環,就不進場一探究竟。2013 年 5 月 25 日香港佳士得的夜場拍賣出席人數爆量,開出 90% 的高成交率,6 月 2 日台北羅芙奧「席德進藝術專拍」完成百分之百成交率的「白手套拍賣」,皆是今年春拍十足吸睛、新聞性極高的盛會。 相較於中國大陸的拍賣市場大幅降溫,港台兩地的藝術交易顯然是相對熱絡許多的。2012 年中國歷經查稅風波,藝術品進出口必須誠實申報,許多檯面下的輸入輸出,必須攤在陽光下檢視,如此一來大大抑制了海外高價藝術品的交流,因此北京幾家拍賣公司不得不選擇另闢戰場:轉往香港尋求發展,使得原本拍賣會林立的東方之珠,最近更是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就連全球最大藝術博覽會 Art Basel,也在巴塞爾、邁阿密兩座城市之外,加開香港場,今年的香港巴塞爾博覽會首屆開幕成為全球藝術市場矚目的大事件。 Art Basel 選中香港作為新的據點,說明西方人早看好這座城市的諸多優勢。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之一,熱錢滾滾的金流也帶動藝術市場的流向。香港的拍賣市場也牽動著亞洲的藝術市場,甚至全球的藝術市場,因為她同時也是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交通便利、語言國際化與免稅等優惠,吸引國際畫商的投入,紛紛在此開設畫廊分店,尤其是白立方與高古軒兩家指標性大型畫廊的進駐,為香港增添亮點,使得原本就擁有數家西方畫廊的香港更是熱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