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商到藝術家 不願被歸類的杜布菲 Jean Dubuffet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第四期 / 2003-06-01



尚.杜布菲 Jean Dubuffet (1901-1985) 說:
「我非常相信野蠻的價值,我指的是直覺、熱情、情緒、暴力、瘋狂。」

(“I believe very much in the values of savagery; I mean, instinct, passion, mood, violence, madness.")- Jean Dubuffet


藝術家的早年 Préhistoire(1919-1942)

杜布菲,法國的畫家、雕塑家、版畫家、收藏家暨作家,1901年生於諾曼第海岸的哈弗港(Le Havre),少年時曾在哈弗地區的美術學校就讀。1918年搬到巴黎拉丁區,入朱麗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習畫六個月,他期望能創作顛覆性的、更具現代意義而非傳統的繪畫,此間認識了畫家瓦拉東(Susan Valadon)及詩人賈克伯(Max Jacob)等藝文界人士。1920至1922年間獨自創作,對文學、音樂、哲學和語言發生興趣。後來和雷捷(Fernand Léger)、馬松(André Masson)、葛利(Juan Gris)等藝術家交往。杜布菲非常著迷於美術史家兼醫生的漢茲.普林鍾(Hans Prinzhorn)撰寫的有關精神病患者藝術的書籍。
1924年杜布菲因懷疑文化的價值,認為過去所學的傳統本領徒勞無功,宣佈放棄繪畫(一停便是8年),次年接手父親哈弗賣酒的生意。當了多年酒商之後,一直到1942年才完全回到美術界,從此沒有離開過。一開始杜布菲選擇人物畫作為繪畫歷程的起步。1943年發表「地下鐵」(Métro)系列,以鮮麗色調描繪都會的眾生相。1940年代杜布菲和文學家布荷東(André Breton)、藍布(Georges Limbour)、鮑漢(Jean Paulhan)和哈頓(Charles Ratton)等人往來及合作,這一段期間創作主題或風格都受到保羅.克利(Paul Klee)繪畫的直接啟發。1944年,巴黎杜胡安畫廊(Galerie René Drouin)為他舉辦首次畫展,1947年應皮耶.馬蒂斯畫廊(Pierre Matisse Gallery)之邀請,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開啟他和美國藝術界的聯繫。

材質的禮讚 Célébration de la matière (1942-1961)


1947至1949年之間,杜布菲曾三度到薩哈拉沙漠(Sahara),這段經歷對後來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他從撒哈拉沙漠回來後,開始對材質產生莫大興趣,礫岩堆的質感超乎想像地美,展現遼闊大漠的空間,顛覆了藝術的陳規。這些創作如1949年的「異景」(Paysages Grotesques)系列;1950年創作「女人軀體」(Corps de Dames)系列,以另類的樸質手法詮釋女體;1951年開始,他創造「土與地」(Sols et Terrains)、「即興場所」(Lieux Momentanés)和「燦爛的大地」(Terres Radieuses)等系列作品,此時人物自畫面退去,只見單色繪畫式的探索。

1952年作家暨評論家塔皮耶(Michel Tapié)在巴黎法契提畫室(Studio Facchetti)策劃名為「另藝術」(Un Autre Art)畫展,參展藝術家有杜布菲、佛特里埃(Jean Fautrier)、米修(Henry Michaux)、馬休(Georges Mathieu)、李奧佩爾(Jean-Paul Riopelle)和蕭朋(Serpan)等人。這是一次關鍵的美術事件,自此之後杜布菲被視為「原生藝術」(Art Brut)(means “raw art”)的主要倡導人。他與「原生藝術」的關連是有跡可循的,早在1945年時即對精神病患和素人藝術家(self-taught artist)的圖畫有濃厚的興趣,並且有系統地收藏這類作品,杜布菲稱它們為「原生藝術」,指出它們具有自發的、無意識的及反藝術的特質,他自己的作品亦採用此類特質。由於杜布菲提倡「反藝術」,成為所有達達主義成員(Dadaists)中最堅持的一人。

杜布菲是率先使用Assemblage一詞的人,「集合」或稱「拼組」之意。1953年他以一系列黏貼有蝴蝶翅膀的畫作,是為「印痕拼組」(Assemblages d’empreintes)系列。1956年以後,他發展了一種非常詩意的新技巧。他從上彩的畫布上割下小塊的星形、圓形和菱形,然後將它們組接在一起,通常是乾燥花葉和錫箔合用,做出鋸齒狀的圖案,即是他的「拼組畫」(tableaux d’assemblages)系列,拼組系列可說是達達主義(Dadaism)觀念的延伸。而後,「集合藝術」在多位藝術家的努力下,1960年代時成為一種藝術表現形態。1956至1957年間創作「地形學」(Topographies)和「肌理學」(Texturologies)的系列創作,充分展現藝術家對於材質美感的興趣。

環遊巴黎——嗚路波 Paris Circus – L’Hourloupe(1961-1974)

1962年開始創作黑、白、紅、藍等顏色為基調的「嗚路波」(L’Hourloupe)系列,這個命名是杜布菲自創的文字,他有意影射出「呼嘯」(hurler)、「狼」(loup)、「鴟叫」(hululer)等法文字詞,亦指涉了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以精神瘋狂為主題的小說《心魔》(Le Horla)。根據杜布菲自己的說法,從音韻上可以聯想到帶有幻境色彩以及怪誕的物體或人物,同時帶有一點悲劇性的低嗥與脅迫的意味。「嗚路波」系列的觀念持續延伸到後來的創作,如:1966年開始一系列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加繪乙烯基(vinyl)顏料的雕塑作品;1967杜布菲的所有文集整理成《計畫書與其他後續文章》(Prospectus et Tous Ecrits Suivants)一書出版,同年接受委託創作戶外大型雕塑;1971年起杜布菲還分別創作出可以切割的彩色圖畫「活動佈景」(Praticables)、「服裝」(Costumes)以及卡通人物似的「咕咕亂象」(Coucou Bazar)系列繪畫裝置(painting installation)。杜布菲認為「嗚路波」是一種哲學情感,對日常生活的物質性提出疑問,而這時期的探索一直到1974年才結束。

塗鴉繪畫——最後作品 Des crayonnages à l’oeuvre ultime(1974-1985)

1974年杜布菲自行在巴黎成立杜布菲基金會(Fondation Dubuffet),目的在於存放自己的創作,提供民眾參觀。他為自己的基金會定位在「公共事業機構」(Etablissement d'utilité publique),如今這裡也收藏杜布菲許多文獻與作品。1970年代杜布菲依舊創作不懈,完成百多幅拼組而成的「記憶舞台」(Théâtres de Memoire)拼組畫系列。而且長時期繪製素描塗鴉,並應邀到各地參加展覽,在他生前至少有12個重要博物館舉辦過他的回顧展。1981年發表「心靈風景」(Psycho-sites)系列,他重新燃起對石版畫的興趣;又接續創作「偶拾風景」(Sites alératoires)、「對焦」(Mires)等系列作品。而「非地」(Non-lieux)系列是杜布菲生命最終的系列創作。晚年的作品風格,無疑是藝術家向兒童塗鴉以及原始藝術致敬,捕捉住純真的力量,如同回到太古時代的混沌狀態。1985年5月12日杜布菲逝世於巴黎,享年84歲。

有櫻桃色斑點的灰色風景
Paysage Gris aux Taches Cerise (Grey Landscape with Cherry Stains)

《有櫻桃色斑點的灰色風景》完成於1949年6月,當時杜布菲甫自阿爾及利亞歸來,此次已是他第三度前往北非撒哈拉沙漠,他在阿爾及利亞南部沙漠的艾爾.哥里亞(El Golea)綠洲停留一段時日。從飛沙漫漫、廣闊無垠的景色中,杜布菲見識到一個飄渺、虛無的新的空間,而延伸出一種新的美學價值觀。1949年5月至1950年1月之間,杜布菲專心於創作「異景」(Paysages Grotesques)系列,一種奇特、趣味的風景,裡面的人物洋溢著歡愉的氣氛。他在薄塗的、淡淡的顏色裡劃上線條,傳達一種新鮮的、赤子的純真與魔力。靈動的線條、和諧的光線,敷上大地的顏色,傳達一種另類的情調。

研磨Abrassanter 


杜布菲的《研磨》作品屬於「拼組畫」(Tableaux d’Assemblages)系列,原文Abrassanter一字乃為杜布菲自創的拼字,可能暗示abrasion(刮擦)或grinding(研磨)之意。《研磨》為1950年代中期居住於法國南方旺斯(Vence)期間所完成。這段時間藝術家以各種塗上油彩的紋理質地,將之黏貼在畫布上,再以刮擦、研磨或揉等捏方式,拼組出各種漂亮的顏色與圖案。這項新的技法使杜布菲能建立起新的圖象,展開「造形」(form)與「肌理」(texture)之間令人驚奇的對話。同時,也具體呈現了他對於藝術之美的非正統概念。

杜布菲行情穩定中求發展

杜布菲年過40之後才成為專業藝術家,由於富有想像力與創造力,在4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他所完成的油畫、雕塑、素描與版畫等超過萬件。他從1964、1965年起便有系統地編輯自己的作品,一生共出版38冊編年目錄全集(Catalogue Raisonné)。這套書籍也成為杜布菲作品鑑定的最佳保證。

自1985年杜布菲過世以來,他的市場價格就呈現穩定的成長,幅員也不僅止於他的祖國法國而已,美國、歐洲和亞洲等地都出現不少杜布菲迷。當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拖垮藝術市場時,印象派、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有些現代、當代藝術家行情被這波洪流衝擊後從此一蹶不振,而如杜布菲的價格卻能逐漸攀爬,可望再創另一階段的高峰。當經濟不景氣之際,收藏家深諳精打細算的必要,購買藝術品時對品質的要求自然更加嚴格。而杜布菲的價格在1990年代中期到2002年為止少有大幅波動,呈現相對穩定的成長幅度。
目前,杜布菲的最高畫價記錄為1990年5月7日紐約佳士得的《髮秤》(Pèse Cheveu)(1962),拍出517萬美元;其次是2002年5月14日紐約佳士得的《巴黎蒙巴納斯》(Paris Montparnasse)(1961),拍出473萬9500美元,這亦是12年來杜布菲的最高拍賣記錄。國際拍賣市場上高價成交的繪畫作品以1950、1960年代中期作品為最多,其次是1940年代早期作品,至於杜布菲的1970、1980年代晚期創作以立體雕塑為多。歷年來杜布菲最高價的雕塑價格為68萬7500美元,為1954年作品《淘氣者》(Le folâtre)(42公分高)所創下,1990年5月8日紐約蘇富比拍出。這件拍品後來在1997年12月10日在倫敦蘇富比捲土重來,拍出45萬6421萬美元。雖然新的記錄距離1990年的行情仍有一段差距,但2002年最新的行情來看其實是樂觀的。

根據藝術行情公司(Artprice)的行情指數(price index)分析,如果1997年以100美元投資杜布菲的作品,到2002年時該作品的價值可望有141美元,比起金融投資的獲利率更高。
儘管杜布菲的創作媒材多元,但近幾年來市場上仍以平面作品為多,就件數來看,版畫海報類最多,佔44%之強;其次才是油畫,佔比例的27%;然後是素描、水彩類的26%,其他媒材為3%;就價位來看,杜布菲的行情差距很大,必須看作品的品質而定,從數萬美元至數百萬美元皆有;而拍賣成交的分布地區還算平均,最高的美國有40%的比例;英國有24%,法國21%,德國8%,其他地區為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悠然見南山:傳奇大師余承堯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收藏家的大玩具、具投資價值的限量公仔—新崛起的中國當代雕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