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9的文章

安迪.渥荷 Andy Warhol (1928-1987)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4  藝術與投資 第四期 / 2003-06-01 安迪.渥荷說:「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 "In the future, everybody will have 15 minutes of fame" -Andy Warhol 1960年代普普藝術的明星 安迪.渥荷,1928年(或有一說為1927年)8月6日生於賓州佛瑞斯特市(Forest City),父親是捷克裔的建築工人兼礦工。1945年安迪.渥荷進入匹茲堡的卡內基理工學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Pittsburgh)繪畫設計系,1949年取得的美術學士學位。畢業後渥荷遷至紐約,從事廣告工作勉強餬口。他曾經拿親筆素描到《魅力》(Glamour)雜誌自我推薦,獲得畫鞋的工作委託。他的素描獲得刊載,風評頗佳,後來製作又一系列鞋的圖畫。1957年以鞋的廣告獲得紐約藝術主任俱樂部獎章(The Art Directors’ Club Medal),作品也經常刊登於《時尚》(Vogue)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等雜誌,1959年開始在紐約一家畫廊展出金黃色鞋子素描作品。 1960年渥荷開始繪製油畫,不從商業考量,純然是藝術上的創作。他完成一系列連環漫畫圖像,如迪克崔西(Dick Tracy)、大力水手卜派(Popeye)、超人(Superman)和小國王(Little King)等。他第一次展出可口可樂瓶、康寶濃湯罐(Campbell soup cans)繪畫第一次展出時受到與論大眾的嘲諷嘻笑。他也完成許多美元記號與瑪麗蓮夢露的絹版版畫。1962年紐約的第二次個展獲得盛大的成功,當時的普普藝術成為接受度很高的藝術形式。 1962年開始他著迷於絹印的質感,甚至利用絹印大量發行作品,成立名為「工廠」(The Factory)的工作室,後來也成為1963至1974年間他拍攝影片的地點。1960年代渥荷等普普藝術家們從大眾文化之中吸取靈感與圖像,再將色彩明度提高,而且將圖像比實物放大許多,因此他們被歸類為繪畫的寫實主義(Realism)。當時渥荷的圖像可以被分為四個大方面:「商業產品」(commerc

Monet 莫內作品賞析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3  《藝術與投資》 第三期   / 2003-03-01 葡萄園小路(阿戎堆) 1872 油彩 畫布 47 x 74 cm 葡萄園小路(阿戎堆)Chemin dans les vignes, Argenteuil (Path in the Vineyards, Argenteuil) 1871年冬天莫內搬遷到塞納河畔的阿戎堆(Argenteuil)小鎮,位於巴黎西北方,距離約10公里。具有農村田園特色的阿戎堆小鎮與附近的風光,成為風格日漸沉穩的莫內創作的極佳題材。這座小鎮上出產葡萄酒、石膏和蘆筍等出口作物。丹尼爾.維恩斯坦(Daniel Wildenstein)在目錄中提及:「(這幅畫)描繪山諾爾斜坡山腳的景色,背景是阿戎堆的煙囪與教堂尖頂。」(Painted a the foot of the Sannois slopes; in the background are chimneys and the spire of the church at Argenteuil.) 研究莫內的生平、藝術頗深的美國保羅.杜克教授(Paul Tucker),目前擔任麻州波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美術教授,他的莫內相關著作頗豐,有1982年出版的《莫內在阿戎堆》(Monet at Argenteuil)、1990年的《90年代的莫內:連作系列》(Monet in the '90s: The Series Paintings)、1995年的《克勞德.莫內:生平與藝術》(Claude Monet: Life and Art)、《20世紀的莫內》(Monet In the 20th Century)等書。他曾以這幅莫內的《葡萄園小路》作品為例,在同樣冷眼觀察下,它表現了阿戎堆的兩個當代風貌,這幅畫可以視為描寫從農業轉向工業的自然發展。Paul Tucker suggests that such painting as Path in the Vineyards, Argenteuil present the two sides of Argenteuil in the same coolly observant

Monet 莫內:色彩的發現者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3 《藝術與投資》第三期 / 2003-03-01 安格爾形容寫實主義畫家庫爾貝(Courbet):「他只有一隻大眼睛!」幾年之後,塞尚(Cézanne)也說過類似的一句話:「他只有一隻眼睛,可是我的天呀,多麼了不起的眼睛!」(Ce n'est qu'un œil, mais mon Dieu, quel œil.)塞尚說的不是別人,正是莫內(Claude Monet)。 莫內的繪畫生命,的確因為敏銳的觀察力,捉住剎那間的永恆。他的眼睛發現了色彩的無限可能,為世人開了一扇心窗,用新的凝視觀點創造全新的世紀。莫內是印象派畫家的創始人、領袖以及擁護者,自幼觀察力敏銳,個性天真爛漫,不喜拘束,從漫畫線條、人物畫出發,無師自通也能掌握造型的美感與趣味。後來在布丹(Eugène Boudin)、戎金(Johannn Barthold Jongkind)等人的指導下,一雙靈性的眼睛得以打開,尋找出自己的道路,在同儕之間彼此激盪火花,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作。雷諾瓦曾經對畫商伏勒爾(Ambroise Vollard)提起,如果沒有莫內,包括雷諾瓦在內的其他印象派成員都會放棄。莫內和印象派的運動,隨著時代的推進,後來從歐洲、美洲與亞洲而來的藝術家,也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啟發。 我們在上一章文字裡簡單介紹他的生平,第二章文字裡,我們從「作品」認識他,了解人稱「印象派之父」、「色彩的發現者」的他,有怎樣的創作演進?他為了找尋最精確的色彩,經常以相同的主題、相同構圖作畫,隨著不同時刻不同光線的出現,快速地作畫。他不靠記憶繪畫,憑藉著非凡的觀察力,在時光飛快流逝中,捕捉住瞬間的色彩效果。 在此,我們為讀者整理一份文字與圖表,依照他的作品主題,區分莫內一系列創作,莫內的創作主題非常豐富,限於篇幅無法全部介紹,僅就其代表系列簡單解說,以供讀者參考。 (一)諷刺漫畫(Caricatures) 當少年莫內仍在哈弗(Le Havre)就學時,他畫了深獲人心的諷刺漫畫作品。這些作品目前不少保存在巴黎的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他混合了鉛筆與水彩的技法,不僅僅單純速寫對象,而是以誇張五官及對比,盡情表現人物潑辣或詼諧的特質,這一發展可以上溯自早期畫家杜米埃(H

Monet 莫內和他的時代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3  藝術與投資第三期 / 2003-03-01 (一) 年輕的漫畫家 克勞德‧莫內( Claude Monet ),1840 年1月14日誕生於巴黎,是香料店老闆之子 ,在家排行第二 。五歲時隨家人遷回哈弗港,搬到海邊的莫內簡直如魚得水 ,成天在海邊戲,他喜歡徜徉在藍天水濱裡,對天空、海水有了莫名的喜愛 。情感綿密 ,觀察細膩的他,從小幾乎都在海邊或鄉村生活。莫內曾經說 :「我應該一直住在濱海處或者海上,死後也要埋在救生圈裡。對水的喜愛,在他的一生都是逐水而居,後文會有詳細的介紹。 莫內後来告訴朋友,學生時代他在海邊的時間比起上學還多。他熱愛自由,討厭紀律與僵化的形式,學校對他而言簡直像監獄一般痛苦。因此,他常常在作業簿上畫老頭的肖像畫,畫得惟妙惟肖。後來陸續有人求畫,莫内打算將來靠賣畫維生。這樣的念頭當然難以說服家人,不過母親對他十分包容,還支助他生活開銷,莫内也堅持自己的想法。 離開學校之後,莫內首次嚐到成名的滋味,他在1856年到1858年之間,畫了許多鄰人居民的漫畫速寫,他的諷刺肖像畫還被掛在城裡唯一的美術材料行販售,銷路不错,一時間名於哈弗港。美術材料行把他的三、五張作品擺在櫥窗裡,旁邊也褂著其他畫家的海景畫。莫內老是覺得旁邊的畫不能和他相稱,畫得太不高明,甚至還覺得有點醜,其實這畫家不是别人,就是鄂簡·布丹(EugèneBoudin,1824-1898),布丹當時還是默默無名的畫家,莫內萬萬没有料到這個人後来會成為他的第一位啟蒙老師。 原本美術材料店老闆有意將青年莫內介紹給布丹認識,可是尚不了解他的為人之前,莫內實在提不起興趣,還假裝感冒婉拒老闆的好意。有一天 , 莫內又去了畫材店 ,没想到布丹碰巧也在那 ,於是老畫捉住機會,促成雙方的認識 。莫內回憶這段相識的過程:布丹馬上走近他,語調、輕柔和善地說著恭維話,說他經常欣賞莫內的畫,他的漫畫有趣、輕快而生動,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天分。他勸莫內以漫畫當作入門固然不錯,但應該學著去看、去畫,畫素描或風景畫,很快地就會放棄諷刺肖像畫。他說海和天,動物 、人和樹 ,就像大自然已經賦予的形象,賦予他们特殊的個性,他們真正存在的方式,是在光線裡,在空氣裡,他們原来的樣子看起来有多麽美! 布丹毫無挖苦莫內之

Chagall 夏卡爾的夢幻世界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1  藝術與投資創刊號 / 2002-09-01 《農莊風情》 夏卡爾從小生活在貧苦的農家,家中食指浩繁,謀生不易,而他身為家中長男,兒時的生活必然沉重不堪,加上猶太血統的出身,讓他在成長過程遭遇不少困難。儘管如此,他憑著對宗教的熱誠,熱愛生命,他純樸樂觀的特質,反映在作品之中,傳遞出如音樂一般和諧的歡愉旋律。 這幅厚塗法描繪、肌理豐富的《農莊風情》完成於1924年,這年也是「超現實主義宣言」發表的同一年,屬於夏卡爾早期創作,目前在藝術市場上非常罕見,拍賣會上常見的作品都是1950或1960年代以後的晚期作品。1923年當他從俄國輾轉回到法國,第二年年底在巴黎(Galerie Barbazanges-Hodebert)舉行首次個人大型回顧展,展出115件作品,當時他早已是巴黎知名的傑出藝術家,而這次發表也為立下個人的里程碑。《農莊風情》和同時期作品如《回憶我的青春年代》(1924年作)(渥太華加拿大國立美術館收藏)、《路上》(1925年作)(日內瓦小皇宮美術館收藏)都是描寫農莊生活回憶的精采力作,都屬美術館等級創作。 在夏卡爾返回故鄉期間,他曾為猶太人劇場繪製大型壁畫,因此對於強烈色彩以及醒目圖案之運用有極佳的功力。《農莊風情》在夏卡爾的圖像語言裡,前景的銀色馬匹色彩非常鮮明,除了可能是代表農場裡豢養的動物,其實或許也是畫家自我的投射,而白色線條勾勒的屋舍是俄國故鄉的化身,畫面右方並行的男女人物是伴侶,也是正要出外工作的農人;而繽紛的花束隱喻著相愛的戀人以及幸福的感受,畫面上半部有一大半都被花束佔滿,呈現繁華節慶的氣氛。而銀馬佇立在畫面前景,若有所思的神情使整幅作品呈現平衡的構成,而其光影色彩的運用更凸顯的夢境一般的神秘意味。 夏卡爾的生平與藝術 夏卡爾 Marc Chagall 堪稱20世紀最長壽的藝術大師,一共活了98歲,他同時也是創作量非常豐富的藝術家,存世作品估計有3千多幅。國人對於色彩大師夏卡爾的作品應不陌生,他的繪畫充滿懷鄉與感性特質,構圖夢幻詩意又具超現實意味,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是20 世紀現代藝術運動中頗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他1887年出生於俄國維台普斯克(Vitebsk)貧窮的猶太區,祖父是漁夫,父親在零售商店工作,家境清寒

二十世紀的天才畫家──畢卡索 Picasso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 藝術與投資創刊號 / 2002-09-01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梳妝》 當1918年畢卡索和俄國將軍的女兒歐樂嘉結婚的同時 ,就此改變了畫家的生活模式 ,由於歐樂嘉具有傳統布爾喬亞的品味,他影響了畢卡索,使他不再過波希米亞式的藝術家生活,而開始過各種時髦的生活形式。而在繪畫風格上,畢卡索也處於一個新的風格,他轉為著迷於19世紀如普桑和安格爾的古典主義,這是期望回歸到希臘羅馬時代的榮耀所產生的復古運動。 這次展出的《梳妝》和巴黎畢卡索美術館所收藏的《海灘上奔跑的女人》都是同一年的作品,兩件作品都屬於美術館等級的作品。畢卡索新古典主義時期筆下的女子多半以歐樂嘉的面容為範本,她具有立體的五官,有如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像。畫中的主角們穿著希臘式的長衫,在衣飾的皺摺表現上產生古代雕像特有的厚重感,產生古色古香的味道。 畢卡索在新古典主義的繪畫形式回歸到單純、簡化,構圖上講究和諧與平衡,人體的比例採用羅馬雕塑的厚實量感。整幅作品是三角形的構圖,使畫面呈現穩定的感覺。如畫面中沙發椅上梳妝的女子以及席地而坐的孩童產生親暱的對應關係,使人聯想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子畫像;1921年,歐樂嘉才剛剛生下兩人愛的結晶--保羅(Paul),這幅畫應該就是以妻兒二人作為模特兒,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天倫之樂;畫面中央的梳妝女子右手前伸,手裡持著一面鏡子,手的動作使整體動勢向上提升,剛好又對應到站在身後為她繫髮的另一名女子,產生和諧的美感。畫面遠景的藍天白雲和《海灘上奔跑的女人》幾乎如出一轍,以厚塗鋪陳的方式呈現遼闊的視野;至於在色彩方面,孩童所坐的紅色地毯以及梳妝女子所坐的綠色沙發,採用文藝復興時期提香以紅色作為焦點提示的方式,加強畫面的前後層次感,整幅畫呈現如聖像般的崇高意象。 畢卡索的生平概述 談起藝術家畢卡索 Pablo Picasso,這個名字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論熟悉現代藝術史與否,相信他那充滿變化以及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都已經在每個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的繪畫不斷創新,二十世紀主要畫派、藝術主義中幾乎都有他開創性的參與軌跡,被公推為上個世紀最優秀的天才藝術家。 畢卡索,他創下無數個「第一」的紀錄,至今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身故後的遺產稅,凌駕所有藝術家之上;而他

野獸派的大將─烏拉曼克 Vlaminck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  藝術與投資創刊號 / 2002-09-01 《雪景》 這幅《雪景》作品是烏拉曼克在晚期階段的創作,當時他定居在法國西部的厄爾 · 盧瓦爾鄉間一處農莊內,遠離塵囂去捕捉鄉間的動人景緻。從他這幅70幾歲時所創作的作品中仍可以看出其叛逆的性格,1953年他高齡77歲時還撰寫了一本名為《風景與人物》的書,書中批判現代藝術的火力依舊十足。 整件作品帶有野獸派的筆觸,以及濃烈的表現主義風格。灰藍陰暗的天空,覆蓋著層層白雪的街道與屋頂,強烈的顏色對比,反應出天候的嚴寒。而陰霾的天空裡白光乍現,村人仰頸望向天光,也像是宣告雪霽之後期盼陽光的到來;地上車輛疾駛過後留下明顯的車痕,線條產生運動的速度節奏,呼應烏拉曼克成長背景與內心的世界。 烏拉曼克從20世紀初參與野獸派運動,到晚期的熱衷表現主義風格,都像藝術界的革命家,不管旁人對他的批評,堅持實踐自我的理念。而陰鬱而戲劇性的雪地風景畫,似是最能展現烏拉曼克剛烈不服輸的性格,堅毅創作的精神令人感佩,無怪乎評論家認為他是現代藝術中偉大的風景大師。 關於烏拉曼克與野獸派 烏拉曼克 Maurice de Vlaminck 以革命家之姿挑戰傳統學院派的沉苛,他以大膽原始的色彩與結構,探索繪畫的本質。他想用他最拿手的色彩表現,顛覆已了無生氣的學院藝術。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的展示廳裡,烏拉曼克、馬蒂斯(1869-1954)、盧奧(1871-1958)、德安(1880-1954)、杜菲(1877-1953)五位藝術家具強烈色彩與粗獷線條的畫作,正好懸掛在唐那太羅的雕像四周。瓦塞勒笑稱唐那太羅被為一群「野獸 」包圍了, 於是後來眾人就以「野獸派」來稱呼的這些藝術家,這就是20世紀初前衛運動「野獸派」的由來。 「野獸派」創始成員之一的烏拉曼克1876年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法蘭德斯人,母親是洛林地區的人,都有音樂的家庭背景。烏拉曼克自小受家庭的音樂洗滌,還能拉得一手不錯的小提琴。1888 -91年間曾受過繪畫的基本訓練。青年時期的烏拉曼克多才多藝,除了擅長寫詩、寫情色小說,他更是一位自行車職業選手,參加職業競賽時,女孩和女人們傾慕的眼光,觀眾的叫好聲,讓他非常興奮而滿足。 1900年烏拉曼克結識後來野獸派的另一成員德安,

蒙巴納斯之王──奇斯林 Kisling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  藝術與投資 創刊號 / 2002-09-01 作品介紹 《紅衣少女》 奇斯林  Moïse Kisling 最擅長描繪女性的陰柔姿態,他能捕捉對象最微妙的內在情緒,以柔美的線條和明麗的色彩透露出來。法國國家語言科學院的托雅對奇斯林的人物畫有其見解,他認為:奇斯林畫肖像畫時,他的確不是在描繪模特兒,而是對她們提出問題。他的繪畫力量不是出自於觀看後的再現能力,而是嗅聞後的再現能力。 奇斯林的人物畫常常被拿來和好友莫迪葛里亞尼作對照,兩人的作品都帶有憂鬱的味道,而奇斯林似乎更多了情慾的表達:畫中主角的眼睛永遠張著一雙迷濛的大眼睛,輪廓清晰的櫻桃小口,帶有神秘而夢幻的情調。這幅《紅衣 少女 》的主角是一不知名的少女,神情羞卻而稚嫩,誇大後的人體比例,使身形更顯頎長,從她的髮式與衣服可以看出約是1920年代巴黎仕女喜愛的裝扮。剪裁簡潔的紅色寬大領口下襯著晶瑩的膚色,整體流露出都會布爾喬亞式的休閒風情。 作品介紹 《瓶花》 「我是如此熱愛生命。」這是奇斯林在病榻前留下的話語。 中國早期的旅法藝術家常玉,在巴黎的蒙巴納斯區四十餘年,他在繪畫主題上的裸女、人物、花卉、靜物等選擇,都和巴黎畫派有密切的淵源,尤其是常玉晚年一批現由台灣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盆花系列,各式各樣花卉爭奇鬥艷,相當程度就是受到奇斯林的啟發。 奇斯林畫中的花朵儘管有著般燦爛艷麗的色彩 , 卻永遠透著一股悠悠的傷感。這幅《瓶花 》作品結構和諧,畫家描繪湛藍瓷瓶裡綻放的繽紛、繁華,如同懷念起青春與生命的美好。何嘗不是呢?巴黎畫派裡來自異鄉的藝術家們,看過多少繁華興衰,無論如何,對於詠讚生命的真摯情感,還是一一在畫布上呈現了。 作品介紹 《水果靜物》 奇斯林早期靜物作品在恩師潘其維齊的影響下,有塞尚和德安(1880 -1954)之風,後來逐漸走出了個人的獨特風格。即使友人畢卡索一度希望他採行立體派畫風,奇斯林依舊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以市井生活經驗融入繪畫創作之中。  《水果靜物》是奇斯林在1925年的創作,華麗的風格正好呼應了他正值輝煌的藝術生涯。這一年奇斯林在美術界非常活躍,他的作品同時入選杜樂麗沙龍展、獨立沙龍展 、秋季沙龍展 ,其創作受到藝壇的矚目。在這幅作品中

巴黎畫派最美麗的牝鹿 -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1 藝術與投資創刊號 / 2002-09-01 作品介紹 《少女與小狗》 這幅《少女與小狗》是以淺灰色作為整體色彩的基調,具有穩定與和諧之美。少女們粉嫩的雙頰,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具有畫龍點睛的粉紅色,是羅蘭珊繪畫中相當關鍵的元素,就如同她的繪畫中不斷出現的髮帶與蝴蝶結等圖像語言,藉此更加強調出女性化的純美特質。 這幅作品沒有標示年代,但從其筆處與用色上判斷,應該是偏向晚期的作品,沒有早年畫面中的憂鬱落寞情愫,風格恬靜清新。羅蘭珊對女性之美掌握極佳,她的繪畫往往也流露出內心對女性的愛慕情愫,尤其是晚期作品幾乎全部以女性、花卉、小動物為主要描寫對象,她的心路歷程也成為研究女性主義的一大主題,但是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為當時代的女性美學,留下永恆的記錄。 《少女與小狗》作品也收錄在由羅蘭珊專家──巴黎裝飾藝術美術館(C onservator of the 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 Paris)文物保存師──丹尼爾.馬歇索(Daniel Marchesseau)所主編的《瑪麗.羅蘭珊油畫目錄集》第二冊(M arie Laurencin catalogue raisonne, vol 2),1999年由日本長野(Nagano)的瑪麗.羅蘭珊美術館發行出版,並且由馬歇索先生開立作品原作保證書。 羅蘭珊生平概述 女性主義意識在1970 年代抬頭,逐漸打破了過去性別歧視的框限 ,女性的參與終於在世紀末獲得比較公平的機會。早期藝術界講究男權至上,今日女性藝術家得以在藝術競技場公平較勁。然而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女性藝術家仍舊被傳統父權觀念所縛,而凡能夠突破不平等待遇、馳騁於藝壇者,真可謂人中之鳳,羅蘭珊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有人形容她是「在野獸派(Fauvism)和立體派(Cubism)中被夾擊的牝鹿」,她所生活的年代是藝術史上燦爛的年代,羅蘭珊沒有在二十世紀前衛藝術運動中缺席,50年的繪畫生涯中她創作了一系列代表時代女性內蘊的經典作品。 瑪麗.羅蘭珊生於1883年,母親波麗.羅蘭珊(Pauline-Melanie Laurencin, 1861-1913)是來自漁村的餐館女服務生,父親杜雷(Alfred Toulet)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官員

Renoir 雷諾瓦和他的女性模特兒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2 藝術與投資第二期 December 2002 / 2002-12-01 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 是印象派成員中唯一以人物畫著稱的畫家,由於早年經濟不豐,他並沒有聘請模特兒,反而以週遭親友作為描繪的對象,他成功地記錄了巴黎當時日常生活休閒的動態,例如早年雷諾瓦完成許多畫家友人巴吉爾和莫內夫婦的畫像,或是描寫巴黎咖啡廳、音樂廳以及蒙馬特廣場的人群,或者市郊的出遊踏青,他們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和雷諾瓦的關係相當密切。 我們了解雷諾瓦在花卉靜物、風景畫的精緻表現,而更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人物肖像,尤其是對兒童和女性的描寫。他的人物畫恬靜細膩,往往能掌握對象的歡愉心情,傳達給觀者一種悅目的感受。他的人物畫甚至超越古典傳統,加入當代性格,而開創出屬於自我的風格,而珍珠般光滑的色彩、將女性粉嫩肌膚描繪得淋漓盡致,展露出青春生命的無限風華。 雷諾瓦喜歡周旋在女人之間,他的人物畫像大半是女性。這些女性多半是親人、保姆,或是友人、情人,即使他自己的兒子也常被裝扮成小女孩的造型,以純真可愛的模樣出現在他的繪畫之中。晚年,裸女畫成為雷諾瓦最重要的主題,他說:「我認為我還沒有畫完裸女畫,除非我認為我可以伸手捏她一把才算完成。」 以下,我們簡單介紹幾位經常出現在雷諾瓦畫中的女性,進而探索她們和藝術家之間的關係。而在欣賞其肖像時,能更加了解藝術家當時的心境。 (一) 莉絲·特歐(Lise Trot, 1848-1922) 1865年,24歲的雷諾瓦結識16歲的莉絲,她是朋友的表妹,兩人很快成為情人,經常出雙入對。莉絲是雷諾瓦的第一位模特兒,從1865年到1972年之間,莉絲是雷諾瓦的繆思,她的形象出現在雷諾瓦的人物畫計有20次之多。當時的畫面色彩較為陰暗,莉絲的體態渾圓,雷諾瓦將莉絲的形象化成森林的仙子(Nymph),情意洋溢。 絲在被學者稱為「民眾的女兒,集巴黎的所有特色於一身」。後來1872年莉絲嫁給建築師,兩人關係劃下句點。 (二) 妮妮·羅培(Nini Lopez),藝名安麗耶特·安麗歐(Henriette Henriot, 1857-1944) 妮妮是雷諾瓦在1870年代最喜歡畫的模特兒,她的一雙明眸深情望著畫家,後來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