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光影的色彩大師─莫內 Claude Monet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 《藝術與投資》創刊號  Autumn 2002 / 2002-09-01 《美麗島》 莫內從1874年在第一屆印象派大展發表《印象日出》( 1872年作 )之後,就預示了他對水光的鍾愛,以及擅長掌握瞬間光線變化的精湛功力。出生於法國哈弗港的莫內堅持以自然為師,對光影、色彩等細微變化具敏銳感應的天份,他勤於創作,堅持以相同主題、構圖深入探索光線與色彩的各種可能性。他經常前往法國西岸和地中海沿岸旅行,採集豐沛的海景、礁石繪畫題材,而「美麗島」系列是莫內表現海景畫中極其出色的代表。 1886 年9月,46歲的莫內來到法國西岸布列塔尼的「美麗島」。秋天的「美麗島」,蒼茫遼闊的風光與極富變化的氣候,令畫家一見傾心。層次分明的海礁,構成了極富野趣的景觀,緊緊吸引著他的心,尤其在風雨來襲時,怒波狂浪撞激礁岩的光景,瀰漫著秋天的憂鬱色彩,使山光水色更加壯美,莫內覺得這般景致相當具有挑戰性,他不忍離開,在此駐足了兩個月,完成一系列美麗的圖畫。 1886年的「美麗島」海景畫是莫內創作影響力發揮最佳的時期之一,西奧·梵谷翌年曾收藏多件美麗島系列作品,並且把這時期作品介紹給他的哥哥文森·梵谷(1853-1890),使其認識印象派藝術家,也啟發文森·梵谷,同年奔向南方,擁抱阿爾(Arles)熾火般的陽光。(莫內的「乾草堆」系列啟發了康丁斯基的抽象繪畫)。莫內僅創作20幅的「美麗島」系列作品,一直到晚期還陸續創作出「乾草堆」(1890年起)、「睡蓮」(1899年起)等系列力作,可稱為印象派大師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 這幅《美麗島》(多摩港),構圖簡潔、率性,氤氳的海潮為周圍的礁岩沾染了藍紫色彩,使得堅實、粗略的礁石增添清越的調性,氣氛迷離、色調細膩紛呈,既有穩重而粗獷的堅石,亦有柔美秀麗的水波相稱,煞是好看。莫內1886年旅居「美麗島」期間所作的礁岩海景畫作一共僅有20幅 ,作品市場上已難得一見,相較於「乾草堆」系列的32幅 、「盧昂大教堂」系列的30幅左右、晚年大量的「睡蓮」系列創作,「美麗島」系列作品更屬可貴。 在法國維恩斯坦協會(Wildenstein Institute)編輯發行的莫內油畫目錄全集(catalogue raisoné中,1979、1991年版本中都有收

西洋雕塑市場面面觀─以九位藝術家為例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6 《藝術與投資》第6期 December 2003 / 2003-12-01 一、重新認識西洋雕塑的價值 觀察最近的國際藝術市場風潮,顯而易見地就會發現:「雕塑」這項媒材,已經成為收藏家、投資者與畫商們最重要的交易標的之一。去年5月有史以來最高價的雕塑作品在紐約誕生,那是一件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達納依德》(Danaide)銅雕,以1815萬9500美元的天價,刷新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站立的女人》(Grande Femme Debout I)於2000年11月所締造的1430萬美元的紀錄!今年11月份亨利.摩爾(Henry Moore)、卡爾德(Calder),各傳捷報,相繼打破個人最新拍賣成交紀錄;除此之外,羅丹(Rodin)、馬蒂斯(Matisse)、麥約(Maillol)、畢卡索(Picasso)、賈德(Judd)等人的雕塑,也在最近幾年嘗到漲價的甜美果實,紛紛創下個人新成交紀錄。(詳情請參閱本期雜誌附表:「著名雕塑家之個人最高拍賣成交紀錄」Record Prices for the Famous Sculptors at Auction) 國際拍賣業專家經常表示,雕塑品長期蒙受價值被低估的待遇(請參閱附件:法國《眼睛》雜誌l’Oeil 1999年公佈之「1975-1998歐洲雕塑價格指數表」European Sculpture Price Index 1975-1998)。不過最近幾年已有明顯的改善,像法國去年的傑克梅第雕塑專拍即引起全球的矚目。相對而言,雕塑始終比油畫的價位容易負擔得起。當人們有意收藏頂級的油畫大作時,不是預算不夠,就是好作品都進了博物館,但是雕塑品卻提供比較優厚的選擇,收藏家們比較容易買到國際大師的一流雕塑品,讓自己的原本收藏更形豐富。除非是純粹以雕塑為主要創作媒材的藝術家,否則雕塑的價格仍舊比油畫為低。舉例而言,藍色時期的《雙手合抱的女人》(Woman with Crossed Arms),是畢卡索目前最貴的一幅油畫,價值5500萬6000美元;而同樣是畢卡索的作品,他最貴的雕塑品是671萬9500美元(2002年創下),那是一件限量發行六件的《母狒狒和牠的孩子》(La g

Renoir 雷諾瓦的市場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2  《藝術與投資》第2期  / Winter 2002. 2002-12-01 雷諾瓦的拍賣行情 關於雷諾瓦的市場投資議題,我們在上一期創刊號「藝之華—印象派與現代藝術」主題中已作過簡單介紹。現在,我們再深入探討雷諾瓦歷年的市場發展情況。 近二年繪畫行情穩定成長15% 藝術市場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成功投資範例,非英國鐵路退休基金會莫屬,其中又以其「雷諾瓦」收藏最引人注目。1970年代英國物價波動大,英國鐵路退休基金會的託管人認為應該選擇一項投資與避險標的,於是託管人提撥資產中的2.9%資金, 投資在了西洋藝術品與中國古董,從1975年到1979年之間花費6億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00億元),買下2300多件藝術品,其中大都數為18世紀之前的大師作品,而僅有10%為印象派作品。1989年4月基金會開始出脫部份收藏,10餘年前以340萬英鎊購入的藝術品,一共拍出3350萬英鎊的成交紀錄。此次專拍中最亮麗的獲利是雷諾瓦的油畫 《踏青》(請參照雷諾瓦油畫排行第5名紀錄),1976年基金會以68萬英鎊買進這幅畫作,13年後在倫敦拍賣會上創造出13.8倍的價值— 940萬英鎊,包含佣金在內,《踏青》的成交價為1034萬英鎊(1757.8萬美元),轉由洛杉磯的蓋提美術館收藏。而根據法國 《藝術市場指南》年鑑的數據,從1975年到1995年代中期為止,印象派繪畫價格平均成長630%,所以選對投資目標,可以創造更高價值。 諸多國際財經與藝術新聞報導分析,近年全球資金有向藝術市場靠攏的傾向。特別是1999年至2000年間竄起的網路達康公司 (Dot.com)泡沫化,投資者受到警惕,發現應將標的轉向穩定成長的藝術品,而此一趨勢也有助於藝術市場的加溫。1990年代藝術市場出現不少企業型收藏家,他們了解收藏藝術品具有無形和有形的優點,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更重要的兼具投資以及避險的功能。以近兩年為例,全球經濟依舊低迷,尤其是美國經濟受911事件影響極大,道瓊指數(Dow Jones IA)和那斯達克指數(NASDAQ)自2002年7月起皆呈現下滑走勢,股市指數像溜滑梯,唯有繪畫價格指數呈現15%的正成長。(請參閱附圖) 前文我們製作一份雷諾瓦前20名油畫成交價排行,清楚

Renoir 雷諾瓦的生平與創作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2 《藝術與投資》第2期   December 2002, 2002-12-01   (一) 童年和青少年時期(1841-1862) 1841年2月25日,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出生於法國利摩日一個裁縫家庭,父親是雷歐納德·雷諾瓦(1799-1874),母親是馬格麗特·梅蕾(1807-1896),家境並不寬裕,有6個兄弟姊妹。1845年雷諾瓦隨家人遷居巴黎,父母希望能改善困頓的家境。少年雷諾瓦有一個好嗓子,受到作曲家的垂青,原本要推薦他進入巴黎歌劇院合唱團,因家計問題而作罷。雷諾瓦自幼對音樂的喜好,可以預見他常以舞蹈、音樂會等主題作為繪畫題材,掌握繪畫中的音樂律動。  13歲時雷諾瓦開始在瓷器工廠當學徒,為白瓷瓶彩繪花卉,四年的學徒生涯讓他練就一手熟練的毛筆筆法,畫功細膩精緻,描繪花卉與人物畫頗為傳神,奠定了日後的繪畫基礎。期間,他還得到「魯本斯先生」的外號,繪畫功力可見一斑。然而,工業革命後以機器取代人工,手工描繪瓷器的差事也被機器取代,瓷器工廠關閉,雷諾瓦也轉作畫扇和布簾手工藝,準備存足學費,專心研讀美術創作。 1860年雷諾瓦開始進入羅浮宮臨摹,對十八世紀洛可可畫家和法蘭德斯畫家感到興趣。布雪( 1703-1770)華麗而具裝飾性的洛可可畫風,使得瓷器彩繪出身的雷諾瓦頗有引起共鳴;而佛拉哥納爾 (1732-1806)描寫盪鞦韆、閱讀女子等雅緻的風俗圖畫,後來也成為雷諾瓦效法的目標;有「宴遊景象畫家」之名的華鐸 (1684-1721),他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及柔性的筆調,令雷諾瓦折服,他後來的船宴、舞會群像題材有相當程度的關聯。1862年之後雷諾瓦利用晚上時間到巴黎美術學院學畫,進入瑞士畫家葛列爾 (1808-1876)的畫室學習,儘管葛列爾畫風傳統,雷諾瓦尚能發揮,研讀精確的素描畫法,有助於未來的人物畫像。最大的收穫是在此結識了幾位畫家朋友,如莫內、希斯黎(1839-1899)和巴吉爾( 1841-1870)等未來印象派的創始成員。 (二)早期作品(1862-1869)──洛可可、寫實風格 20多歲的雷諾瓦儘管熱中於布雪和佛拉哥納爾繪畫中的愉悅感,同時他更是寫實主義庫爾貝 (1819-1877)的追隨者。1864年他以《艾絲美哈達》作品

Modigliani 莫迪里亞尼近期市場觀測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4 《藝術與投資》第14期 / 2005-12-01 台北市立美術館目前正在展出「美好年代—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收藏展」,其中人氣指數最高的展品即是莫迪里亞尼的《藍眼女子》。主辦單位指出,他的繪畫可以代表了20世紀初期「巴黎畫派」多元絢爛的藝術氛圍,然而他的魅力豈是如此而已。 無疑地,莫迪里亞尼是20世紀最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短暫的生命與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充滿戲劇性。在藝術創新上,他可謂是一名獨行者,雖然曾經嘗試立體派的畫風,然而他的名字在昔日的現代藝術運動史中未被著墨太多,反而因為傳奇身世成為文學小說與電影裏詠歎的對象。莫迪里亞尼在藝術市場上發光發熱,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了。一幅完成於1919年的巨作《珍妮·艾布登》,2004年11月4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創下3136.8萬美元的天價,打破一年前一幅裸女畫所創下的2688萬7500美元的拍賣紀錄。 其實,除了拍賣市場的天價紀錄之外,電影界也掀起一波莫迪里亞尼的風潮。由義大利俊美男星安迪·賈西亞 (Andy Garcia)所飾演的莫迪里亞尼傳記電影《燃情狂愛》,2004年起在歐洲和北美上映,引起一陣不小的旋風。臺灣的觀眾沒有眼福一窺電影風貌,藝術電影畢竟是小眾領域,至今尚未獲得國內片商的青睞。這部影片除了刻畫藝術家熾烈的生命與愛情故事,還有一段描寫莫迪里亞尼與畢卡索兩位天才畫家之間的競爭。據說飾演莫迪里亞尼一角是賈西亞從影以來最艱難的挑戰,《燃情狂愛》電影的上映,自然使得這位英年早逝的藝術家獲得更多的關注。 專題展、回顧展重建美術史定位 一代大師畢卡索叱吒拍賣市場的成績自然無人能及,當他在世時已接受無數的掌聲。不過相較之下,活在人世不到36年的莫迪里亞尼,窮苦潦倒的遭遇可媲美梵谷第二。因此,當我們今日看到他的藝術行情表現時,不覺增添幾分情緒上的感動。其實過度的渲染「傳奇」,對莫迪里亞尼未必是好事,反而易失去藝術創新的研究焦距。因此,2004年至2005年間由美術史學者舉辦了「莫迪里亞尼—不再神秘」盛大的巡迴展。展覽目錄的楔子開宗明義地指出: 「莫迪里亞尼是20世紀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也是被誤解最多的藝術家之一」。 數十年來他的繪畫與雕塑儘管受人喜愛,但是過去評論家僅狹隘地將他定位在所謂 「波希米亞式的」或「反

Modigliani 莫迪里亞尼的美麗與哀愁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4 《藝術與投資》 第14期 Winter 2005/ 2005-12-01 有人說藝術家莫迪里亞尼的傳奇與梵谷幾可比擬,也有人說他是哲學家尼采思想的化身。一生潦倒窮困,病痛纏身,短短未及36年的人生,用幾近毀滅性的熱情來創作,直至油盡燈枯為止。 莫迪里亞尼的藝術因其傳奇性增添神秘的色彩。是天妒英才嗎?自古許多天才藝術家的生命都很短暫,音樂家如莫札特、舒伯特;美術家則以梵谷、莫迪里亞尼為代表。唯一可幸的是,他們永遠留給世人美麗的作品,藝術家的生命透過作品得以永世流傳。在此將為您介紹這位活得短暫而絢爛的藝術家,他的生命歷程及他的藝術。 病弱而早熟的童年 他全名叫做阿美迪奧·莫迪里亞尼,1884年7月12日生於義大利的利佛諾,小名叫做迪多。莫氏家族為來自羅馬的猶太名門,18世紀中葉時,家族遷徙到政治與宗教中心──利佛諾。莫迪里亞尼一生以猶太血緣為榮,長大後聽聞有人詆毀猶太人時,他會立刻挺身訓斥。迪多是家中四個孩子中年紀最小的,大哥後來擔任議員。他的父親曾是銀行家,生活原本富裕,甚至到了豪奢的程度,但在迪多出生前後,家族礦業經營失利宣告破產,不久之後撒手人寰。而父親經常在外經商,在這家庭中的角色顯得不甚重要。所以,母親及娘家是對迪多的教養及影響最大,加上自幼體弱,母愛對他無比重要。 外祖父在迪多兩歲時搬來同住,他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精通歷史與哲學,通曉多國語言。祖孫之間感情緊密,相互依賴。小迪多第一次參觀博物館,就是由外祖父領去的,引領他進入義大利繪畫的堂奧。他特別喜愛吉爾蘭戴歐、提香兩位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以及利佛諾本地畫家如喬凡尼·法多利、維特里歐·柯克斯。 有一說莫氏家族因近親通婚,造就畫家先天孱弱的體質,終生受病痛所苦。外祖父在他10歲時過世,驟失歸屬的傷痛,讓他一度產生自閉現象。他的身體無法承受沈痛的悲傷,11歲那年冬天,他罹患了肋膜炎。14歲時罹患斑疹傷寒,併發肺炎,須中輟休學,臥病在床。母親細心照料,買了各類書籍給他閱讀,其中包括尼采、但丁及波特賴爾的著作。期間母親發現他的繪畫才能,於是在他病癒之後,鼓勵他開始學習繪畫。莫迪里亞尼的在學成績不佳,學習藝術就成了他的夢想。1898年偶而在利佛諾一間美術學校上課,在風景畫家葛里埃蒙·米凱里的畫室學習素

Henri Matisse 馬蒂斯拍賣行情觀察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2 藝術與投資第十二期  Summer 2005 野獸派的誕生到今年剛好屆滿百年,一個自由熱情的美術運動掀起了表現主義、未來派等藝術後浪。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馬蒂斯,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流暢的線條形式、華麗的色彩及裝飾風格,影響了後來的普普藝術、塗鴉藝術,以及無數的現代、當代藝術家。直至今日,他的藝術所帶來的影響仍未停止,在華人藝術圈,也有許多人受到他的啟發,例如常玉、林風眠、趙無極,臺灣當代藝術家如黃銘昌也曾以作品向馬蒂斯致敬。 比畢卡索年長十二歲,馬蒂斯也成名得早,因此畢卡索心中一直以馬蒂斯為假想敵,希望超越其成就,難免兩人之間懷有瑜亮情結,暗中較勁。畢卡索擷取非洲黑人雕刻的創作靈感,正是來自於馬蒂斯的啟發,他還盛讚只有馬蒂斯才是真正的畫家;而馬蒂斯則曾經說過,只有一個人有權利批評自己,那人就是畢卡索。 其實,這兩位藝術家一直被視為二十世紀藝壇的巨人,2002至2003年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世界三大現代藝術博物館,先後舉辦「馬蒂斯與畢卡索」展覽,該展覽深入探討二人的藝術成就,風格異同,以及相互間競爭、影響的創作進程。馬蒂斯生前的知音不如畢卡索廣泛,當時的美術史定位未得到全面認可,反倒是在身故之後,人們才體悟到他的影響力。甚至有一派評論家認為,馬蒂斯的啟發力猶勝於畢卡索。 畢卡索油畫突破一億美元新高,馬蒂斯油畫最貴一千七百萬美元 從色彩與風格的創造來看馬蒂斯是一位具有創意的天才,使用的媒材包括油畫、雕塑、粉彩、素描、插畫、壁畫、剪貼畫、陶藝等。儘管創作媒材化,但他並非一位多產的藝術家。全世界公認的馬蒂斯專家 ── 皮耶·史奈德 (1925-), 花費十七年的時間研究藝術家的一生的創作,在1984年完成了 《亨利·馬蒂斯》的著作,書中搜集馬蒂斯的作品880件,為目前最完整的馬蒂斯畫冊。雖然馬蒂斯一生實際創作總量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其油畫數量不多,市場供給明顯缺乏。 從1869年出生到1954年逝世,馬蒂斯是一位長壽的畫家,和畢卡索、夏卡爾一樣,皆有八十幾歲的人生,不過相較於畢卡索一生至少八千多幅油畫,夏卡爾的油畫估計也有三千多幅,馬蒂斯的油畫產量實在不算豐沛。藝術成就固然無法以作品數量多寡而定,但市場行情

奢華、寧靜與享樂──野獸派大師亨利.馬蒂斯 Henry Matisse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2 藝術與投資第12期 Summer 2005 / 2005-07-01 全球時尚界近幾年吹起一股奢華及異國情調風,華麗而奇異的風格予人視覺上的快感,暫時忘卻世紀初恐怖份子的威脅及戰爭的醜惡。這種精緻的、帶有感官愉悅的美,令我不禁想起上個世紀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正是馬蒂斯,一位足與畢卡索並駕齊驅的巨人。 歷經過兩次戰爭的無情試煉,馬蒂斯幾乎一貫以最美麗的色彩及形式來描繪這個世界。1954年當馬蒂斯走完人生旅程時,他的競爭對手畢卡索讚歎:只有馬蒂斯才是真正的畫家。 馬蒂斯,是野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無窮創意,繽紛色彩及強烈裝飾風格,啟發了無數現代藝術的創作,普普藝術的安迪·渥荷、塗鴉藝術家奇斯‧哈林,先後從馬蒂斯的繪畫裡找到了養分,擴展了20世紀後期多樣有趣的美術視野。華人圈裡面的藝術愛好者對於常玉的繪畫讚賞有佳,比例誇張的人體,及華麗的背景鋪陳,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其中諸多靈感乃是來自野獸派大師馬蒂斯。而也嘗試雕塑的馬蒂斯,想像力十足,甚至啟發了畢卡索對非洲藝術的興趣。 畫家的藝術養成 1869年12月31日,亨利·馬蒂斯出生於法國南方小鎮卡鐸──坎佩思,他的父親在當地經營穀物、五金與顏料的生意,母親則從事陶瓷工藝品與制帽的工作。馬蒂斯從小體弱,無法繼承父業,但他承襲了母親對美的感受。由於他適合白領階級,家人期望他能從事法律工作,送他到巴黎的法學院就讀,畢業成績頗為優異。學成後返鄉在一間律師事務所工作,千篇一律的訟事,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毫無價值可言,之後開始在當地的學校選修素描課程,尋找生活樂趣。 1890年他因為急性盲腸炎開刀,在父母家中休養,母親為了讓他排遣無聊,送了一箱顏料。意外地,馬蒂斯從繪畫裡面找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他生平的第一幅油畫《靜物與書》就是完成於手術後的休養期間,這幅畫已顯露出他的造形及寫實功力。1891年馬蒂斯決定棄法律從藝術,前往巴黎習畫,拜在朱麗安學院布格侯 (1825-1905)的門下。生性活潑、崇尚自由的馬蒂斯,很快地對於樣板枯燥的教學感到不耐,而與朱麗安學院漸行漸遠,尤其來年報考巴黎美術學院失利,更堅定他離去的決心。 於是他轉而在裝飾藝術學校選修夜間課程,研讀幾何、透視與構圖,準備重新報考美術學院。任教於美術學院的象徵

快意譜寫華麗史詩-抒情抽象之父喬治.馬修 Georges Mathieu

圖片
Odile Chen 陳惠黛 / Ravenel No. 27 羅芙奧季刊第27期 Art & Investment 藝術與投資專欄 Summer 2018冬季號 2018年9月30日在香港夜間拍賣會上,有一件長達10米的巨幅油畫,以5.1億港元(約20億台幣或6500萬美元)天價,刷新了亞洲拍場油畫的最高價紀錄,創作者是華人抽象藝術大師趙無極(Zao Wou-ki, 1920-2013)。趙無極,二次戰後風靡歐洲藝壇「抒情抽象」的成員之一。「抒情抽象」,1940年代末崛起於巴黎,創始人為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 1921-2012),亦是趙無極友好之一。馬修與趙無極二人有諸多相似處:生卒年相近,高壽九旬以上;同屬想像力豐沛的水瓶星座;血緣族譜皆可上推至皇家貴族;出身於銀行世家,家境富裕;同為抒情抽象藝術成員,作品帶有東方書寫精神;後來先後為法蘭西學院美術終身院士(1976, 2002)。 總是身著勁裝,帥氣逼人,馬修擅長發揮舞台表演魅力,敢於當眾作畫,他為自己的畫作賦予即興與行為表演特色。在大庭廣眾之前,面對著巨幅的畫布,他如同競技場的帥氣鬥牛士,冥想、專注,然後展開一場華麗的戰鬥,充滿力與美的演出,一種全新的美學形式。 畫價被嚴重低估的藝術大師 喬治.馬修自詡為「抒情抽象之父」,擁有領袖氣質與舞台表演魅力,風度翩翩。他的三度空間浮雕式畫作,為「抒情抽象」奠定根基,在法國戰後重建過程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得以與「幾何抽象」的冷抽象分庭抗禮,確實,馬修在美術史地位在趙無極之先,深受藝評家與美術史家的肯定。他是1950和1960年代的超級巨星,1970年代更是國寶級大師,生前在全球有諸多展覽,個人的現場繪畫展演至少170場,作品獲90間以上重要博物館的典藏,他的畫價行情卻尚未反映在曾有的輝煌經歷與影響力。 多年來,馬修的市場行情被嚴重低估。曾為法國前衛藝術的先鋒,至今拍場最高成交價為182萬美元,價格只有日本抽象藝術大師白髮一雄最高拍賣價531萬美元的三分之一左右,更不用提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最高紀錄3億美元、羅斯科(Mark Rothko)的868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