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當代翻轉思維-談女性藝術家的奮鬥與市場概況

Odile Chen 陳惠黛 / 羅芙奧季刊第43期【藝術與投資專欄】 / 2023-05



本期專欄來談談近幾年熱門的話題,藝術界的女力崛起以及女性藝術家的市場概況。國際間相關的策展、論述非常之多,而性別平權在拍賣市場也趨為主流題材。當21 世紀人權思想與創作講求自由之際,兩性平權在藝術產業界依舊進步緩慢,仍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

根據2023年4月4日《The Art Newspaper》的一篇報導,國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和邦瀚斯的2022年度職員薪酬男性仍高於女性,雖然有逐年改善中,但差距仍顯著。那麼創作者的行情呢?有一說,迄今為止藝術市場最穩定、最可靠的因素,即是白人男性藝術家的主導地位。不過,以比價效應而言,被低估的女性或是非白人藝術家,是否才是我們應該多加關心的族群呢?




藝術史的厭女症(Misogyny)

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匿名者都是女性」。

過去女性背負著不能拋頭露面或孕育後代等規範,婚後或者成為母親之後,可能因家庭社會的責任被迫停止創作。西方畫廊曾將懷孕的女性藝術家視為高風險,採取中斷代理的無情舉措。回顧歷史上,古今中外歷史對女性向來都不公平,過去的藝術史籍幾乎由男性書寫,其中不少觀點還帶有女性貶抑的厭女症。

可以想像嗎?1962年出版的藝術教科書-詹森(Horst Woldemar Janson, 1913-1982)撰寫的《藝術史》(History of Art),有15種語言版本,發行數量至少四百萬冊以上,原版書中未提及任何一位女性藝術家的名字或作品,將女性完全排除在藝術史之外,後來經改編的版本才增加女性藝術家的篇幅;而另外一本適合年輕人入門閱讀的聖經-宮布利希(Ernst Gombrich, 1909-2001)的《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發行數量亦有數百萬冊,曾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知名度更高。然而,首版的《藝術的故事》裡沒有提到任何一位女性藝術家。後者這本鉅作從1950年首版發行以來,6百多頁橫跨數千年厚達的世界的藝術故事裡,對女性藝術家完全避而不談,而後來的改版到甚至第16版(2022),也僅僅只提到一位女性藝術家,德國的凱特.柯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1867-1945)。



綜觀過去的藝術史論述多以西方男性白人視角,女性或有色種族的藝術成為遺珠或著墨有限。美國傑出女權主義藝術史學者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 1931-2017)曾在1971年在《Artnews》雜誌發表一篇〈為何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成為當代探討女性藝術家地位最重要起始點,她認為社會阻礙女性追求藝術,藝術學院為女性設限,還有藝術史的男性菁英主義。傳統的社會制度及教育系統,並不樂見女性參與美術學院學習,例如女學生不得參與人體寫生課。諾克林將女性主義納入藝術史的範疇,收集研究過去四百年來活躍的女性藝術家,並在美術館舉辦巡迴展覽與出版圖錄,打破了藝術圈男性唯一的話語霸權。

琳達.諾克林甚且研究「東方主義」(Orientalism),數百年男性藝術家們以東方主義探索色情與暴力主題,這些主題未必是要宣傳殖民主義的霸權,而反映出早期法國社會的沙文主義與厭女症現象。她的言論像灑向世界的種子,在各地開枝散葉,影響深遠。女性主義運動的另一高峰,則要提到「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

1985年七位女性藝術家戴上大猩猩面具,化名為已故的女性藝術家與作家,在紐約發起「游擊隊女孩」運動,抗議藝術界積弊已久的性別歧視與種族主義。這場運動的起因在於前一年度紐約MoMA現代美術館的展覽「近期繪畫和雕塑的國際調查」(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Recent Painting and Sculpture)(1984),該展宣稱來自17國最重要的165名當代藝術家名單,其中只有13名女性,不到8%,非白人的有色人種藝術家比例更少。



「游擊隊女孩」再度喚醒文化政治中的歧視問題,成員花費數年參觀並統計男性與女性藝術家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的館藏比例,1989年女性藝術家在該館的收藏不到5%,而作品中85%的裸體作品是女性。「游擊隊女孩」運動在20世紀末曾為女性藝術家發聲,像焰火般照亮星空,令人感佩。


真正的藝術家不分男女老幼

每隔一段時間,女性藝術家的問題就會被提出來討論,但熱度一過似乎又回歸到現實。所謂數字會說話,關心相關議題的人士曾幫忙整理出資料。

由獨立編輯夏洛特.伯恩斯(Charlotte Burns)和Artnet News的茱莉亞.霍爾柏林(Julia Halperin)兩人共同創建《伯恩斯-霍爾柏林報告》(Burns Halperin Report),從2018年起每年底公布研究報告,美國黑人藝術家、女性藝術家和黑人女性藝術家在美國博物館和全球藝術市場中的代表性。在2022年的報告中顯示,美國藝術界進展不大,但國際舞台正在進步,只是仍舊緩慢。博物館購藏女性藝術家作品2009年達到高峰,在#MeToo運動出現後,2016年和2017年也略有上升。而購藏美國黑人藝術家作品在2015年達到頂峰,而就是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成立兩年後。


不意外,博物館的收藏中大多數仍是男性藝術家,國際拍賣會也是男性藝術家作品多於女性藝術家。幸好!從當代藝術的範疇開始有了顯著的進步!

疫情後的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參展的女性藝術家首次多於男性,這是一個轉折點。不過無須像某些媒體暗示是「女性戰勝男性的勝利」,應該說是整個社會的勝利!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說她選擇的不是女性,而是藝術家。

已故紐約畫派藝術家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 1925-1992)也曾說:「真正的藝術家一定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幼』。」而米切爾是目前女性抽象表現藝術家中最高價的一位。


女力崛起於拍賣市場

在此分享關於二十世紀幾位重要女性藝術家的拍賣紀錄成就解鎖,這些紀錄都是在過去十年內所締造的,實屬不易。

最貴的女性藝術家作品

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曼陀羅 / 白花1號》(Jimson Weed/White Flower No. 1),成交金額US$44,405,000,2014年11月20日紐約蘇富比。



最貴的拉丁美洲女性藝術家作品

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 1907-1954)《迪亞哥與我》(Diego y yo),成交金額US$34,883,000,2021年11月16日紐約蘇富比。

最貴的女性雕塑作品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 1911-2010)《蜘蛛》,成交金額US$40,000,000;其最高拍賣紀錄為1996年《蜘蛛》作品,成交金額US$32,804,500,2023年5月19日紐約蘇富比。



最貴的女性抽象表現主義作品

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 1926-1992)《藍莓》(Blueberry),成交金額US$16,625,000,2018年5月17日紐約佳士得。



最貴的在世女性藝術家作品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b. 1929)《無題》(網)Untitled (Nets),成交金額US$10,496,000,2022年5月18日紐約富藝斯。



最貴的女性攝影作品

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 b. 1954)《無題影片劇照》(Untitled Film Stills),成交金額US$6,773,000,2014年11月12日紐約佳士得。




不只在威尼斯雙年展,女性藝術家在機構展覽的能見度大大提升,擴及到藝術市場對女性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與收藏需求。根據藝術資料庫平台Artprice公布的《2022年度藝術市場》(The Art Market in 2022)報告,其中的〈當代藝術趨勢〉(Trends in Contemporary Art)篇,指出女性藝術家更受關注。非當代藝術類的印象派畫家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 1844-1926),新的拍賣紀錄調整為近750萬美元;美國戰後抽象表現藝術家伊萊恩.德.庫寧(Elaine de Kooning, 1918-1989)跨越百萬美元門檻;美國藝術家瑪麗.海爾曼(Mary Heilman, b. 1940)、黎巴嫩裔美國藝術家伊黛.阿德南(Etel Adnan, 1925-2021),紛紛創下個人拍賣新紀錄。


根據該網站的數據資料顯示:年輕世代收藏家也非常熱衷於當代藝術家,今年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聯名,並於香港舉辦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日本大師草間彌生,2022年再次改寫新的拍賣紀錄。其他過去兩年間創下新紀錄的當代女性藝術家有:印尼的克里斯汀.艾珠(Christine Ay Tjoe, b. 1973)US$1,732,158;美國的凱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 b. 1975)US$764,411、莎拉.休斯(Shara Hughes, b. 1981)US$2,940,000;哥倫比亞的瑪麗亞.貝里奧(María Berrío, b. 1982)US$1,603,000;日本的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 b. 1972)US$396,751、山本麻友香(Mayuka Yamamoto, b. 1964)US$281,385等等。


「超當代」女性藝術家市場作前鋒

2019年Artnet新聞編輯創建了一個新名詞「超當代」(Ultra-Contemporary),專指1975年後出生的當代藝術家,使當代藝術的分類更精確,而此一版塊藝術家在近期二級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超當代藝術家」的類別,行情崛起的速度十分是驚人,國際新興藝術家行情打破性別與國界的限制,翻轉新世代藏家的審美標準或傳統的制約,無論是否已受機構或博物館的認可或典藏,率先創下高價紀錄之數量與廣度更勝其他。


藝術市場中幾位傑出的超當代藝術家:如美國藝術家艾弗里.辛格(Avery Singer, b. 1987)US$5,253,000、洛伊.霍洛韋爾(Loie Hollowell, b. 1983)US$2,292,383、克里斯蒂娜.夸爾斯(Christina Quarles, b. 1985)US$4,527,000、露西.布爾(Lucy Bull, b. 1990)US$1,449,941、勞倫.奎恩(Lauren Quin, b. 1992)US$588,042、伊西.伍德(Issy Wood, b. 1993)US$588,042、丹妮爾.奧查德(Danielle Orchard, b. 1985)US$287,500;西班牙的克里斯蒂娜.班班(Cristina Banban, b. 1987)US$198,216;挪威裔英國藝術家弗洛拉.尤赫諾維奇(Flora Yukhnovich, b. 1990)US$3,601,641;來自加拿大的安娜.維揚特(Anna Weyant, b. 1995)US$1,623,000;非裔奈及利亞藝術家尼吉德卡.阿庫尼利.克羅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 b. 1983)US$4,740,000;以及日本的六角彩子(Ayako Rokkaku, b. 1982)US$1,323,836、小松美羽(Miwa Komatsu, b. 1986)US$215,530、中村萌(Moe Nakamura, b. 1988)US$176,560等不一而足。




年輕女性藝術家不因年紀輕、資歷欠豐而使收藏家們卻步,創新的風格與社群傳媒激勵之下,使她們在2022-2023年間行情飆升。年輕世代的藏家,有包容力敢於挑戰傳統,不會顧慮性別或種族而去貶低她們的藝術價值,促成更多80年後或90後新興女性藝術家的崛起。

Artprice的年度報告具有口碑,向來是業界參考的指標之一。在其《2022年超當代藝術市場報告》(The 2022 Ultra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Report)的〈女性新優勢〉(The new and preponderant place of women)一文中,提及在2022年上半年女性藝術家的「形勢逆轉」(situation reversal):「這群三十多歲的女性當代藝術家,相較於同世代的男性價格更具成長性。如果以排行前50名來看,則有21名是女性藝術家。此排名揭示了2022年上半年有十位年輕(在世)藝術家其作品刷新拍賣紀錄。女性藝術家以六項成績明顯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包括四項最佳成績!女性在拍賣市場上取得如此成功,是前所未見的。」



而另一個Artsy藝術平台,在2023年3月8日婦女節由Casey Lesser發表的一篇文章〈藝術市場前沿的超當代女性藝術家〉(The Ultra-Contemporary Women Artist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Art Market)中,超當代女性藝術家自2012-2022的十年間市場規模成長4,071%,銷售額自528萬美元成長至2億2024萬美元。年輕藝術家參與拍賣的數額明顯增加。有趣的是,在Artsy平台的超當代藝術領域,男性與女性藝術家的佔比分別為56.1%和43.6%(其餘為無法分類者);而在所有藝術家類別中,男性與女性藝術家的佔比分別為88.24%和9.39%;若再縮小範圍至1985年後(含1985)出生藝術家,男性和女性的佔比出現「大逆轉」,女性藝術家達到63.8%,明顯超過男性藝術家。

在台灣,性別平權受到相對的保障與尊重,藝術界的男女職員薪酬沒有太大的落差,可以說台灣女性在藝術界的地位並不亞於男性。有研究顯示,如果不看牆上的說明牌,女性藝術家作品的細膩思維與美感,經常更能在第一時間吸引收藏者的目光與好感度。世界繼續在前行,我們樂見社會與制度的進步。期許自己在欣賞或收藏藝術品時,以藝術價值為優先,能否與觀者產生共鳴,性別並非需要考慮的選項。



筆者在羅芙奧2023年春拍負責的「薈萃國際」(SELECT)專場,徵集到有史以來人數和件數最多的女性藝術家作品,達到三分之一強。或許隨著風氣的開放,有天能達到男女藝術家相當的比例,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悠然見南山:傳奇大師余承堯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收藏家的大玩具、具投資價值的限量公仔—新崛起的中國當代雕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