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雕塑─推薦作品:愛德格.狄嘉 Edgar DEGAS, 1834-1917

Odile Chen 陳惠黛 / 《藝術與投資》Art & Investment, No. 6 / 2003-12-01




狄嘉,法國寫實主義(Realist)、印象派(Impressionist)畫家與雕塑家。1834年7月19日生於巴黎,為銀行家之子。他跟隨十九世紀古典畫家安格爾的弟子路易.拉蒙特(Louis Lamothe)學習繪畫,而本身也認識安格爾(Ingres),對安格爾頗為尊崇,尤其為其「線條」理論終生服膺。狄嘉的早期繪畫以家族肖像和歷史畫為主,承襲自古典繪畫的學院傳統。1850年到義大利旅遊,受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吸引,更加堅定從事藝術的決心。1960年代末與馬內(Manet)等畫家過從甚密,開始發展信手捻來的構圖風格。1872-73年跨海至美國紐奧良探親,旅行的經歷促使狄嘉激發了新的觀點,加入現代的題材元素。他曾多次參與印象派畫家的聯展,因家境富裕使他能夠從容選擇喜愛的創作題材,不必迎合收藏家的喜好或倚賴畫廊的贊助。別的藝術家在蒙馬特區(Montmatre)賃屋而居,為生計愁苦時,他卻可以該處擁有屬於自己的工作室,生活無虞,流連於巴黎劇院作人物寫生。1873年前後,他以芭蕾舞者、洗衣店女工、賽馬為主要描繪對象。他創作下的女性沒有華麗或情慾的外在,剝除虛假的屏障,刻畫最深沈的靈魂。這位藝術家之眼相當獨特,例如,他不在意描繪姿態優雅、光彩奪目的舞者,而是練習場中或搔癢或打哈欠疲累的女性,或等待入場前的緊張的真實情境,他把女性描寫得如翻滾的動物一般,以超然的觀點,將人性做了細微、自然的描寫。

狄嘉個性孤傲、一生未婚,有人說他討厭女性,但他的確受到許多女性的仰慕,和女畫家卡莎特(Mary Cassatt)等人有過戀情。1870年代狄嘉的眼睛開始受眼疾所苦,後來甚至無法作畫,只能從事雕塑創作,臨終前他已經全盲。事實上,他的雕塑創作並非在晚年才開始,他的確花費許多時間從事雕刻,時間長達四十年。雕刻的題材以芭蕾舞者與賽馬兩種為主。在他有生之年僅公開展出一件雕塑,那就是《十四歲的小芭蕾舞者》(Little Dancer, Aged Fourteen),參加1881年印象派畫展,這件小雕塑在印象派展覽中受到矚目,後來更成為十九世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當印象派畫家著眼於捕捉時間裡光線的變化時,狄嘉卻垂青於運動中的瞬間。女舞者的四肢蜷縮或抬腿的高難度動作、沐浴洗滌後擦拭身體、奔騰的馬匹。而他所雕塑的馬、舞者都成爲了真正的空間曲線。而且,芭蕾舞演員和馬的動作對狄嘉而言具有許多相似之處,竭力伸腿的方式,充滿動感,體現出藝術家堅定而獨特的觀察。


1917年9月27日狄嘉逝世於巴黎,他生前不曾委託鑄造師為任何一件雕塑進行翻鑄。在他過世之後,工作室遺留不少雕塑原件,有的已經破損不堪,經過整理後有73件蠟像被挑選出來,分別編號。例如:《十四歲的小芭蕾舞者》為作品第73號;《越過障礙的馬》(Horse Clearing an Obstacle)為作品第48號、《雙臂前伸抬腿的舞者》(Dancer Moving Forward, Arms Raised)為作品第19號。他的繼承者在1919年時委託畫商及鑄造師艾博哈(Adrien A. Hébrard)監督鑄造工作,他延攬帕拉佐羅(Albino Palazzolo)翻鑄,每件限量22件(其中20件編號A至T,另2件分別編號HER以及HER.D,各自保留給艾博哈與狄嘉的繼承人),而原模則加以毀棄,銅雕將蠟像的質感完美保留下來。今年夏天美國聖地牙哥美術館(San Diego Museum of Art)舉辦狄嘉銅雕雕塑作品展,推崇他的雕塑成就。美術館認為由於死後鑄造的銅雕鑄造,讓後人得以見識到這位十九世紀大師在繪畫之外的絕佳雕塑功力。狄嘉的親密友人卡莎特曾表示:「我相信他生來是當雕塑家的,比當畫家更偉大。」(I believe he will live to be greater as a sculptor than as a painter);而當時印象派畫家雷諾瓦則捨羅丹就狄嘉,推崇他是「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悠然見南山:傳奇大師余承堯

貝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收藏家的大玩具、具投資價值的限量公仔—新崛起的中國當代雕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