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奇— Damien Hirst 赫斯特叱吒當代藝術市場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10 藝術與投資第十期 / 2004-12-01


放眼過去十年,全球藝壇有哪位當代藝術家像戴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如此引領風騷?不論就媒體關注程度、創作爭議性,或是市場產值,年屆40歲的赫斯特在同齡藝術家中肯定是最耀眼的一位。1990年代初期他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媒體競相報導的對象,近年創作概念甚至從美術跨足到音樂、電影、科技、傳媒、餐廳時尚,落實普普藝術的精神。直至今日,他的動向依舊是全球業界關注的焦點。

穩坐YBA市場龍頭地位

1988年,年僅23歲的赫斯特在倫敦策劃第一檔英國當代藝術家(YBA)聯展,自此影響力逐漸向外蔓延,甚至席捲了1990年代的全球藝壇。赫斯特在同儕中形象鮮明、鋒芒強健。當代藝術項目近兩年在歐美拍賣市場發光發熱,幾乎搶走印象派項目的光芒,昔日居於邊陲的前衛藝術終於鹹魚翻身。其中,赫斯特個人的拍賣紀錄尤其亮麗,近幾年屢創新高,他一再地粉碎了評論家拍賣於前夕大呼「投機」、「高風險」等負面評語,穩坐YBA的市場龍頭地位。兩間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館——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倫敦泰德畫廊(Tate Gallery),一年來先後因赫斯特作品的典藏計畫成為新聞焦點,更是吹皺了一池春水。

英國《藝術新聞報》(The Art Newspaper)在2004年5月報導,MoMA有意以出售畢卡索(Picasso)、雷捷(Léger)、帕洛克(Pollock)等館藏大師名畫的2078萬美元,換購9件赫斯特的作品。在記者的追問下,MoMA典藏長約翰.艾德菲(John Elderfield)並未否認傳聞,他只是表示,考慮中的事情無法對外奉告,況且消息一旦提前曝光,恐將影響議價的空間。其實,該館尚未有赫斯特的收藏,典藏計已醞釀相當時日,除非採購已如期完成,否則現在的議價空間可會更壓縮了!因為赫斯特名下的「藥房餐廳」(Pharmacy Restaurant)專拍,剛於2004年10月18日倫敦蘇富比創造了1113萬2180英鎊(約2031萬5248美元)的驚人成交量。


拍賣行對於整場專拍的價值估價傾向謹慎,原本預估值為300萬英鎊,結果成績超過三倍以上!赫斯特本人除了善於自我推銷,其實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價值所在。這家「藥房餐廳」是1998年他與幾位友人合資開立,曾有一段風光的歲月,名人在此流連忘返,還成為電影片段的場景。後來流行風潮漸褪,股東有意結束餐廳,他在2003年9月餐廳停止營業前獨自買回餐廳的藝術品及紀念品,據說當時他付出的金額僅有5000英鎊,結果「藥房餐廳」專場中裝潢及設備等落槌價累積達698萬英鎊,轉手之間獲利豈止千百倍。看來赫斯特的明快決定,才是堪稱真正的藝術投資行家呢。


七年間各項媒材平均價值成長五倍

據法國藝術行情公司(Artprice)所作的統計公佈,1997年至2004年9月為止,拍賣市場中赫斯特的各類媒材價格指數(price index)成長五倍以上,換言之,1997年平均投資100美元去買赫斯特的作品,2004年9月時其價值可望達537美元,其中2004年的年成長率也達到50-60%,利潤頗為可觀。若以繪畫單項媒材而論,1998年至2004年10月為止,赫斯特的繪畫價格指數成長2.61倍,意即1998年平均投資100美元買赫斯特的繪畫作品,2004年10月時其價值已經達到261美元,其中2004年的繪畫行情成長率(growth rate)平均也有兩成左右。

至筆者截稿為止,2004全年度的赫斯特個人拍賣總成交量尚未被全數統計出來,但光以「藥房餐廳」一場專拍就達到2031萬5248美元(含買方佣金)的成績,遠高於2003年全年度的447萬2232美元(未含買方佣金)的成交量,估計至2004年底至少有2500萬美元(約八億台幣)的交易量。根據藝術行情公司10月9日發表的報告,赫斯特在所有藝術家(自古至今)拍賣成交量排行榜中名列第65名,以一位39歲的當代藝術家而言,如此成績著實令人驚嘆!


英國藝壇巨人的瑜亮情結

赫斯特今日在藝術市場能有此亮麗表現,不禁讓人想起他的第一知音——英國聞人查爾斯.沙奇(Charles Saatchi),贊助收藏赫斯特的創作達15年之久,他的投資眼光才更教人佩服。沙奇是昔日的廣告界大亨兼收藏家,從1987年之後開始轉向前衛,今天貴為英國當代藝術的最大收藏家。據了解,他所收藏的藝術家約有350位,作品件數高達有2500件,市值在2億英鎊(約3億8000萬美元)以上。2004年11月28日的英國《電訊報》(Telegraph)有一篇沙奇的訪問報導,沙奇自行爆料2003年原本提議將這批收藏捐贈給泰德畫廊,不料遭到館長尼古拉斯.塞羅塔(Nicholas Serota)的婉拒。並非館長不了解這批收藏的重要性,他甚至公開表示欣賞如赫斯特等YBA藝術家的創作。有人剖析,塞羅塔和沙奇其實一直互為競爭對手,塞羅塔婉拒的原因,主要是期望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是具有塞羅塔風格的美術館,而非沙奇風格的美術館。

無論如何,沙奇的確是赫斯特的伯樂,在赫斯特默默無名時,最早察覺出他的藝術天賦,一開始即以行動表態支持贊助。沙奇直指赫斯特是「天才」,因此幾乎擁有藝術家的早期代表作品。他以少量財富買進,而每件藏品都為他創造極高的價值,進而強化其超級收藏家(supercollector)的名號。1990年沙奇以5萬英鎊(約6萬4000美元)第首次買下赫斯特的《一千年》作品,這是一只玻璃櫃內一顆圍繞著蒼蠅屍體的牛頭,專家估計這件作品價值至少有140萬英鎊(約266萬美元);1992年沙奇又以2萬5000英鎊(約3萬2000美元)從澳洲運回赫斯特的虎鯊裝置,如今這件作品約值200萬英鎊(約380萬美元)以上。沙奇似乎一直是赫斯特的忠實贊助人,2000年以100萬英鎊買下高達20呎的人體解剖模型銅雕《讚美詩》(Hymn),此時行情已今非昔比。

2003年11月前後,倫敦藝術界盛傳赫斯特透過經紀人向沙奇買回12件藝術品,雖然雙方不願透露交易金額,但《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的報導,成交金額約計有1500萬美元。經過多年來的投資,沙奇可謂名利兼收,而《泰晤士報》(Times)更直指近來沙奇已陸續賣出45件赫斯特的作品。由於沙奇過去因個人好惡而大舉出清手中某些藝術家作品,而造成這些藝術家的市場崩盤的前例,赫斯特自然希望自己能握有主導權。

從種種跡象顯示,英國當代藝壇兩位巨人的關係已產生微妙的變化,形成某種競爭的關係,他們的自我宣傳能力不分軒輊。2003年春天位於倫敦市政廳的沙奇畫廊新館才成功地舉辦赫斯特個人回顧展,年底即傳出藝術家買回12件作品的消息,而2004年10月18日赫斯特推出「藥房餐廳」(Pharmacy Restaurant)收藏專拍,創下前衛藝術家的專拍新高紀錄。


新世代收藏家及藝人名流的最愛

除了沙奇之外,許多藝人名流也熱愛藝術收藏,幾位搖滾界巨星對於當代藝術更是情有獨鍾,例如艾爾頓.強(Elton John)、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皆是,他們都是英國當代藝術的知名贊助者,也收藏赫斯特的作品。大衛.鮑伊自1977年開始接觸當代藝術,如今已成為大收藏家,他說過:「我對當代藝術家的概念,正是戴米恩.赫斯特。(My idea of a contemporary artist is Damien Hirst)」而過去赫斯特的藥房餐廳裡,瑪丹娜(Madonna)、休葛蘭(Hugh Grant)、凱莉.米諾(Kylie Minogue)都是座上賓,而赫斯特和搖滾樂團布勒(Blur)的交情,甚至使赫斯特的創作跨足音樂錄影帶及唱片封套設計的領域。

赫斯特的藝術魅力的確不凡,連英國足球金童貝克漢(David Beckham)也不禁成為追隨者。2003年他買下一件赫斯特的鮮粉紅色心型蝴蝶繪畫,送給妻子高貴辣妹維多利亞(Victoria),當作結婚四周年的禮物。據說,維多利亞芳心大悅,讚賞貝克漢的細膩體貼。這件禮物除了心意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可是高達25萬英鎊(約48萬美元)的藝術品呢。現在,這幅畫就掛在兩人的倫敦豪宅內。另外有收藏有赫斯特的名人,是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贊助人肯特.羅根(Kent Logen),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的該館的知名展覽「超級新星」(Supernova),即有展出其中幾件收藏。此外瑞士銀行的當代藝術收藏,赫斯特亦是其中的指標人物,甚至台灣企業家有人開始收藏,可見得他的魅力正在延燒當中。


玻璃箱(glass tank)、藥櫃(medicine cabinet)裝置價值高.繪畫是市場主力

目前市場上行情最高的赫斯特作品,應該就是那件名聞遐邇的14呎長的虎鯊裝置,估計價值200萬英鎊(約380萬美元)。不過,大型玻璃箱裝置之交易較少透過拍賣市場的運作,多半倚賴經紀商的私下仲介。而在拍賣市場上,藝術家的全球拍賣最新紀錄是由1998年創作的《脆弱的真實》(The Fragile Truth)所締造,它是一只超大藥櫃裝置,屬於2004年10月18日倫敦的「藥房餐廳」專拍的拍品,成交金額為110萬英鎊(約201萬美元),得標者為倫敦畫商哈利.布連恩(Harry Blain)。這項成績打破了2003年12月紐約菲利普拍賣(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的紀錄,一件以各式動物骨骼標本組合的2001年創作《所有大小生物表面下的某種硬東西》(Something Solid Beneath the Surface of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當時的成交價為120萬美元,首度突破百萬美元大關。




除了裝置作品拍出佳績,赫斯特1993年的圓點繪畫(spot painting)系列《Amodiaquin》,在2003年紐約蘇富比秋拍中亦頗為出色,拍出84萬8000美元的成績,刷新2000年菲利普拍賣中兩件一組的蝴蝶繪畫系列《出入愛情》(In Love – Out of Love)的75萬0500美元成交價,這組繪畫作品在當時也曾寫下藝術家的全球拍賣紀錄。2004年秋季在紐約或倫敦的拍賣場上,赫斯特的繪畫作品成績不俗,尤其是「藥房餐廳」專拍中有三幅蝴蝶繪畫皆拍出36萬4000英鎊(約64.5萬美元),為原本高預估價的兩倍以上,買氣很強。


一般而言,大型裝置作品多由基金會或博物館等機構的收藏,私人收藏者顧及保存的問題,多以平面作品為收藏考量。當然,赫斯特的例子也不例外。根據藝術行情公司提供的數據,近七年這位藝術家的拍賣成交量以繪畫類的比重最高,高達64%,其次為雕塑裝置類的29%,版畫4%,其他材質3%;而從交易的筆數分析,繪畫類的比重48%仍然奪冠,優於版畫或雕塑裝置的相同比重17%。赫斯特的圓點繪畫及蝴蝶繪畫成為個人化的商標,如同安迪.渥荷(Andy Warhol)的康寶湯罐或瑪麗蓮夢露肖像,由於特色鮮明,這類藝術品特別受到收藏家的喜愛。

來自全球各地的收藏家鍾情於赫斯特的創意及高知名度,但是如果想在拍賣市場找尋赫斯特的作品時,目前僅有英國和美國兩地的選擇,1997年至2003年間赫斯特的拍賣數值分析,英國市場的成交量佔有率高達59%,美國40%居次。而在交易筆數的比重上,英國仍舊有53%的高比重,美國41%,其他地區為6%。


現在會是行情高點嗎?

泰德畫廊館長尼古拉斯.塞羅塔誇讚赫斯特的「風險偏好」(appetite of risk),他認為赫斯特頗為擅長表演,在1990年代的緊繃氣氛,大眾媒體的嚴密環伺下,作為一位藝術家本非容易事,由於赫斯特已建立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諸多心存懷疑的人正準備對他下手。('Damien is something of a showman,' he says. This has not always been easy in the intense climate of the 1990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an artist when there is huge public and media attention. Because Damien Hirst has been built up as a very important figure, there are plenty of sceptics ready to put the knife in.')這位前衛藝術泰納獎(The Turner Prize)的大家長,惺惺相惜地點出了赫斯特人紅遭妒的處境。

多年來大家對這位藝術頑童的關心或批評未曾稍歇,就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赫斯特的收藏家可是正在收割十餘年來的投資果實!赫斯特是有機智的人,在藝術留名青史的最高原則下,他深知眾人對他的各種觀感。兩個多月前,倫敦拍賣現場擠得水瀉不通的五百位競標者,或是數十通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話競標者,大多數是空手而返的,他們不會這麼容易放棄尋找赫斯特的作品。依筆者淺見,赫斯特的傳奇不會就此結束,如果MoMA在觀望十餘年後,現在才進場購買,那麼現在會是行情的至高點嗎?不可否認的,目前他的行情的確處於巔峰,但以赫斯特的定位及影響力,買氣應該才剛剛浮出檯面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是唯一主題─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

濾鏡裡的世界:平子雄一探索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野獸派的大將─烏拉曼克 Vlamin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