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西畫市場最佳進步獎—朱德群
Odile Chen 陳惠黛 / Art & Investment No. 9 藝術與投資第九期 / 2004-09-01
名列全球拍賣市場前1000大藝術家
以前還在當學生的時候,每逢考試過後都有獎懲制度,有一種獎叫做「進步獎」,不計考試排名順序,只要總成績進步最多的學生,就有機會拿到進步獎。拿到這種獎的學生,即使不是前三名,同樣能感到無比的榮譽感。如果我們把拍賣會當作一種對藝術家市場行情的測驗,那麼今年春季華人西畫市場的前三名分別是趙無極、林風眠及吳冠中。而值得獲頒「最佳進步獎」的藝術家,可就非朱德群莫屬了!
法國藝術行情公司會定期公佈全世界拍賣交易量名列前茅的藝術家, 在今年2月28日公佈千禧年後的拍賣交易排行,朱德群原本還在一千名榜外,當時排行第1129名。而8月26日新公佈的一份名單中,朱德群的名次迅速晉升到第740名!他的畫價從今年春天開始迅速補漲,從一號不到兩萬元的單價,飛漲到一號六萬、甚至十餘萬元,而造成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當然就是他的畫作在今年春季拍賣市場拍出高價囉!
4月11日羅芙奧春拍是今年兩岸三地主要華人西畫拍賣的第一場, 其中有兩幅10號及40號的朱德群油畫,現場引起熱烈的競標,最後都拍出數倍於高預估價的成績, 驗證了第6期《藝術與投資》季刊筆者提出朱德群行情看漲的觀點。拍賣會後,所有擁有這位畫家作品的畫商、收藏家莫不笑開懷,熱切地討論現場精彩的實況。而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拍賣競標,也觸動畫家的行情開關,接續幾場拍賣會裡同樣拍出好成績,也創下朱德群個人拍賣新紀錄。
朱德群創作歷程至今逾六十年,從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專,當時的校長為林風眠,中國畫師承自偏愛石濤寫意風格的潘天壽,西畫則受到同樣留學法國的吳大羽和方幹民兩人的指導,在1941年畢業後因學業優秀留校任助教,1941至1944年在南京的中央大學任教。根據畫家的回憶,他在中國遇上四次劫難,損失油畫、速寫、寫生作品千餘件,可惜杭州時期的作品幾乎散失了,現在已無緣見到。1949年朱德群遷居台灣,留台的6年期間曾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這段期間多為台灣的風景圖畫,1954年在中山堂的 「現代獨立畫展」聯展及個展,作品全數售出,這批作品由多位畫家、友好義助買下,以籌措他的出國基金,如黃君璧、張道藩、羅家倫與黃少谷這些畫作主人皆已不在人世,這批畫作現今也去向不明。
目前市場上多數作品皆為1955年朱德群旅居法國以後創作。他初抵法國即奮力作畫,作品屢次進入沙龍展,參加過大小展覽無數。初期繪畫仍以具象風格為主,如妻子景昭畫像等。1956年朱德群見到自殺早逝的法國畫家史塔耶爾的非具象繪畫,內心大受衝擊,自此他的創作風格產生轉變,1957年進入抽象畫的嘗試。他的畫風被巴黎藝壇接受,而後延續發展,一直到1961年開始嘗試水墨畫,他發現水墨的渲染效果有一種迷人的韻味,並以紙代替畫布,加入水粉、水彩的大片暈染色彩。
1963至1972年的作品,被藝評家李既鳴稱為「凝彩時期」──指其運用中國五行觀念,畫面以深色為底,有一小部份的淺色,如同透過密集的光線,穿透萬重煙雲直射眼前;若整體色調混濁,必然搭配一些色彩清新鮮麗的色塊,畫家的自我風格此時已然形成。1969年在阿姆斯特丹看見林布蘭的三百年誕辰展,獲致極大啟示,此時的構圖、用色明暗的組合明顯受到荷蘭大師的影響。
而1960年代創作在國際發表機會也很多,1969年布加蒂出版《歐洲藝術指南》專文介紹朱德群的成就;1974年法國最重要的經紀人之一梅格畫廊,發行一本介紹二次戰後抽象藝術專書《抽象藝術第四冊》,朱德群的名字也在其中。此時,他的藝術已經受到推崇。
1972年代之後,他的繪畫天地更開闊了,筆觸靈活而奔放,增添了豔麗的色彩,高彩度的畫面擴大了,形成另一個色彩世界。個人風格更加明顯,有些筆法出現中國傳統繪畫的「飛白」。1979年首部朱德群的傳記出版了,由巴黎藝術圈具有相當份量的余伯·阮執筆,書名為《朱德群》,這本傳記屬於「袖珍博物館」系列叢書之一。1980年代之後,畫家的風格更為氣定神閒,色彩繽紛,1985至1989年間發展的「雪景系列」,以油彩將凝雪冰霜的意境刷得漂亮極了,色感與構圖如神來之筆,這系列作品的數量不到20幅,目前都已流入私人藏家手中。1990年代後朱德群漸漸和台灣畫廊界有合作,但創作風格的變化不大。
由於朱德群的創作量十分豐沛,各個時期的行情亦不相同,一般而言,市場偏愛1990年代以前的創作。尤其早期畫作裡的明亮色塊,被市場人士稱之為「寶石時期」,它也是一個同義詞,顯示其尊貴及受人喜愛。這段時期和1980年代後期的「雪景系列」,是朱德群作品在藝術市場中最搶手的兩大時期作品。
今年春季交易量驟增、成長空間極大
朱德群今年春季拍賣會開出紅盤,台北、香港兩地亮眼的成績讓歐洲的市場也隨之起舞── 4月26日法國科奈特·德聖許荷拍賣公司,一幅1965年早期作品以5萬6160歐元成交(近台幣236萬元),創下朱德群在歐洲拍賣市場的新高成交紀錄。隨著創新紀錄及價格成長之後,成交率、交易量皆獲致大舉提升。2003年以前全球拍賣市場每年成交量不會超過兩千萬元,今年上半年就立刻暴增至3600萬元。收藏家們或許感到驚訝,認為朱德群的市場是否擴張過於迅速? 其實這只是一個開端而已了,相較於「西子湖上的三大畫家」1(李霖燦語)的其他兩位成員——趙無極、吳冠中,每年皆有1至2億元的拍賣成交量,朱德群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油畫仍是朱德群畫作拍賣交易市場中最重要的項目,其交易比重佔96.9%, 其他粉彩、水彩及紙上作品交易量也有增加,但比重只有2.9%,版畫創作較少的朱德群,版畫交易比重則微乎其微。不過,受到了父親書法的啟蒙,朱德群寫了一手好字,尤其擅長狂草,被譽為有懷素遺風!他對書法的造詣,運用在繪畫裡,雄勁的線條增添油畫的東方意境。
市場分布現況
近來香港的拍賣業十分蓬勃,在朱德群的畫作交易上,香港今年領先台灣,取得較多的市場佔有率。但不可諱言的,香港的角色比較類似境外轉運站,事實上台灣、法國兩地才是朱德群的收藏家大本營。1955年朱德群移居法國,至今有近五十年時光都在法國渡過,在當地具有一定的收藏家基礎。巴黎藝壇十分推崇他的繪畫,1997年他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一員,獲得法國美術界的最高榮譽。
1949至1955年他曾在台灣生活6年, 1987年也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而從1990年代之後,台灣的畫廊開始和畫家合作,引進大量的畫作,因此也建立穩固的市場基礎。尤其是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時期創作,早就被市場敏感度很高的台灣收藏界先行網羅。
長期在法國藝術界深耕的朱德群,他的聲名自然也傳送到歐洲其他各國,例如英國、丹麥也有朱德群的收藏家。而新興市場中國大陸也值得觀察,1990年代後期拍賣公司陸續引進朱德群的畫作,且獲得了成交,2000年上海博物館為離鄉五十幾年的畫家盛大舉辦了回顧展,一直到2003年上海大劇院的《再生的氣韻》大畫揭幕,朱德群在中國的人氣達到巔峰。此外,東南亞印尼和新加坡華人收藏家也對朱德群作品也有不小的需求,值得觀察。
海外華人藝術家雖然離開故土,傳統的文化底蘊讓他們的創作更加發光;國際高知名度也有助於他們在家鄉的市場經營。趙無極如此,朱德群亦然,未來他們的市場除了現有的規模,至少還會增加十幾億人的支持,您能說這不是一個可觀的市場規模嗎!
Note:
1 李霖燦,〈標題抽象畫新詮—為朱德群畫展而作〉,《藝壇師友錄—西湖雪山故人情》(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54
名列全球拍賣市場前1000大藝術家
以前還在當學生的時候,每逢考試過後都有獎懲制度,有一種獎叫做「進步獎」,不計考試排名順序,只要總成績進步最多的學生,就有機會拿到進步獎。拿到這種獎的學生,即使不是前三名,同樣能感到無比的榮譽感。如果我們把拍賣會當作一種對藝術家市場行情的測驗,那麼今年春季華人西畫市場的前三名分別是趙無極、林風眠及吳冠中。而值得獲頒「最佳進步獎」的藝術家,可就非朱德群莫屬了!
法國藝術行情公司會定期公佈全世界拍賣交易量名列前茅的藝術家, 在今年2月28日公佈千禧年後的拍賣交易排行,朱德群原本還在一千名榜外,當時排行第1129名。而8月26日新公佈的一份名單中,朱德群的名次迅速晉升到第740名!他的畫價從今年春天開始迅速補漲,從一號不到兩萬元的單價,飛漲到一號六萬、甚至十餘萬元,而造成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當然就是他的畫作在今年春季拍賣市場拍出高價囉!
4月11日羅芙奧春拍是今年兩岸三地主要華人西畫拍賣的第一場, 其中有兩幅10號及40號的朱德群油畫,現場引起熱烈的競標,最後都拍出數倍於高預估價的成績, 驗證了第6期《藝術與投資》季刊筆者提出朱德群行情看漲的觀點。拍賣會後,所有擁有這位畫家作品的畫商、收藏家莫不笑開懷,熱切地討論現場精彩的實況。而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拍賣競標,也觸動畫家的行情開關,接續幾場拍賣會裡同樣拍出好成績,也創下朱德群個人拍賣新紀錄。

朱德群創作歷程至今逾六十年,從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專,當時的校長為林風眠,中國畫師承自偏愛石濤寫意風格的潘天壽,西畫則受到同樣留學法國的吳大羽和方幹民兩人的指導,在1941年畢業後因學業優秀留校任助教,1941至1944年在南京的中央大學任教。根據畫家的回憶,他在中國遇上四次劫難,損失油畫、速寫、寫生作品千餘件,可惜杭州時期的作品幾乎散失了,現在已無緣見到。1949年朱德群遷居台灣,留台的6年期間曾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這段期間多為台灣的風景圖畫,1954年在中山堂的 「現代獨立畫展」聯展及個展,作品全數售出,這批作品由多位畫家、友好義助買下,以籌措他的出國基金,如黃君璧、張道藩、羅家倫與黃少谷這些畫作主人皆已不在人世,這批畫作現今也去向不明。
目前市場上多數作品皆為1955年朱德群旅居法國以後創作。他初抵法國即奮力作畫,作品屢次進入沙龍展,參加過大小展覽無數。初期繪畫仍以具象風格為主,如妻子景昭畫像等。1956年朱德群見到自殺早逝的法國畫家史塔耶爾的非具象繪畫,內心大受衝擊,自此他的創作風格產生轉變,1957年進入抽象畫的嘗試。他的畫風被巴黎藝壇接受,而後延續發展,一直到1961年開始嘗試水墨畫,他發現水墨的渲染效果有一種迷人的韻味,並以紙代替畫布,加入水粉、水彩的大片暈染色彩。
1963至1972年的作品,被藝評家李既鳴稱為「凝彩時期」──指其運用中國五行觀念,畫面以深色為底,有一小部份的淺色,如同透過密集的光線,穿透萬重煙雲直射眼前;若整體色調混濁,必然搭配一些色彩清新鮮麗的色塊,畫家的自我風格此時已然形成。1969年在阿姆斯特丹看見林布蘭的三百年誕辰展,獲致極大啟示,此時的構圖、用色明暗的組合明顯受到荷蘭大師的影響。
而1960年代創作在國際發表機會也很多,1969年布加蒂出版《歐洲藝術指南》專文介紹朱德群的成就;1974年法國最重要的經紀人之一梅格畫廊,發行一本介紹二次戰後抽象藝術專書《抽象藝術第四冊》,朱德群的名字也在其中。此時,他的藝術已經受到推崇。
1972年代之後,他的繪畫天地更開闊了,筆觸靈活而奔放,增添了豔麗的色彩,高彩度的畫面擴大了,形成另一個色彩世界。個人風格更加明顯,有些筆法出現中國傳統繪畫的「飛白」。1979年首部朱德群的傳記出版了,由巴黎藝術圈具有相當份量的余伯·阮執筆,書名為《朱德群》,這本傳記屬於「袖珍博物館」系列叢書之一。1980年代之後,畫家的風格更為氣定神閒,色彩繽紛,1985至1989年間發展的「雪景系列」,以油彩將凝雪冰霜的意境刷得漂亮極了,色感與構圖如神來之筆,這系列作品的數量不到20幅,目前都已流入私人藏家手中。1990年代後朱德群漸漸和台灣畫廊界有合作,但創作風格的變化不大。
由於朱德群的創作量十分豐沛,各個時期的行情亦不相同,一般而言,市場偏愛1990年代以前的創作。尤其早期畫作裡的明亮色塊,被市場人士稱之為「寶石時期」,它也是一個同義詞,顯示其尊貴及受人喜愛。這段時期和1980年代後期的「雪景系列」,是朱德群作品在藝術市場中最搶手的兩大時期作品。
今年春季交易量驟增、成長空間極大
朱德群今年春季拍賣會開出紅盤,台北、香港兩地亮眼的成績讓歐洲的市場也隨之起舞── 4月26日法國科奈特·德聖許荷拍賣公司,一幅1965年早期作品以5萬6160歐元成交(近台幣236萬元),創下朱德群在歐洲拍賣市場的新高成交紀錄。隨著創新紀錄及價格成長之後,成交率、交易量皆獲致大舉提升。2003年以前全球拍賣市場每年成交量不會超過兩千萬元,今年上半年就立刻暴增至3600萬元。收藏家們或許感到驚訝,認為朱德群的市場是否擴張過於迅速? 其實這只是一個開端而已了,相較於「西子湖上的三大畫家」1(李霖燦語)的其他兩位成員——趙無極、吳冠中,每年皆有1至2億元的拍賣成交量,朱德群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油畫仍是朱德群畫作拍賣交易市場中最重要的項目,其交易比重佔96.9%, 其他粉彩、水彩及紙上作品交易量也有增加,但比重只有2.9%,版畫創作較少的朱德群,版畫交易比重則微乎其微。不過,受到了父親書法的啟蒙,朱德群寫了一手好字,尤其擅長狂草,被譽為有懷素遺風!他對書法的造詣,運用在繪畫裡,雄勁的線條增添油畫的東方意境。
市場分布現況
近來香港的拍賣業十分蓬勃,在朱德群的畫作交易上,香港今年領先台灣,取得較多的市場佔有率。但不可諱言的,香港的角色比較類似境外轉運站,事實上台灣、法國兩地才是朱德群的收藏家大本營。1955年朱德群移居法國,至今有近五十年時光都在法國渡過,在當地具有一定的收藏家基礎。巴黎藝壇十分推崇他的繪畫,1997年他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一員,獲得法國美術界的最高榮譽。
1949至1955年他曾在台灣生活6年, 1987年也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而從1990年代之後,台灣的畫廊開始和畫家合作,引進大量的畫作,因此也建立穩固的市場基礎。尤其是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時期創作,早就被市場敏感度很高的台灣收藏界先行網羅。
長期在法國藝術界深耕的朱德群,他的聲名自然也傳送到歐洲其他各國,例如英國、丹麥也有朱德群的收藏家。而新興市場中國大陸也值得觀察,1990年代後期拍賣公司陸續引進朱德群的畫作,且獲得了成交,2000年上海博物館為離鄉五十幾年的畫家盛大舉辦了回顧展,一直到2003年上海大劇院的《再生的氣韻》大畫揭幕,朱德群在中國的人氣達到巔峰。此外,東南亞印尼和新加坡華人收藏家也對朱德群作品也有不小的需求,值得觀察。
海外華人藝術家雖然離開故土,傳統的文化底蘊讓他們的創作更加發光;國際高知名度也有助於他們在家鄉的市場經營。趙無極如此,朱德群亦然,未來他們的市場除了現有的規模,至少還會增加十幾億人的支持,您能說這不是一個可觀的市場規模嗎!
Note:
1 李霖燦,〈標題抽象畫新詮—為朱德群畫展而作〉,《藝壇師友錄—西湖雪山故人情》(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54
朱德群十大拍賣成交紀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