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痕永在人間-國際雕塑大師朱銘
陳惠黛 Odile Chen / 羅芙奧季刊第44期 / 2023-09-13 2023年台灣殞落了兩位藝壇國際巨星,一是雕塑家朱銘(Ju Ming),享年85歲;二是畫家蕭勤(Hsiao Chin),走完88歲的人生。他們的作品為世人所熟知,堪稱國寶級藝術家。儘管令人不捨,然而大師們各自精采的創作人生,已為人類留下永恆的經典。本次季刊將以朱銘先生為主題,介紹這位具有親和力又不斷超越自我的藝術大師。 再見朱銘!朱銘再見! 2023年4月23日的下午,收到LINE的收藏家群組裡一則快訊消息,說台灣國寶級大師朱銘先生於昨日22日晚間於住家意外身亡享壽85歲。一時之間,藝術圈人士議論紛紛。眾人莫不感到震驚,他去年甫於台北舉辦個展發表新作,藏家們讚嘆其寶刀未老的創作力。不料其實他飽受疾病之苦,深居簡出,終於久病厭世。而晚間新聞不斷地播放這則消息。朱銘聲名享譽海外,國際媒體也轉發台灣新聞,散居世界各地的藏家朋友非常關心,紛紛聯繫走告表達哀悼。 筆者自學生時代以來,就已聽聞朱銘的名字。朱銘1988年鑄造大銅雕,當年矗立在中央大學文學院旁大草坪上。台灣社會面臨解嚴後的洗禮,學生們經常利用大字報或活動表達意見。學生們抗議校方願意花費四、五百萬元添購公共藝術,卻未有預算為女生宿舍安裝窗簾,在校園掀起一陣波瀾。儘管有此過往,那件高達392公分的編號1/6的戶外型朱銘《太極》拱門銅雕,多年已成為中大最重要的地標之一。還有深深印在我們那一代學生的腦海中,宏偉的塑像及尊貴不凡的造價。 如今在台灣,不論是否身在藝術圈,眾人多半知曉這位國際藝術大師,位於金山的朱銘美術館一直是北海岸旅遊的重要景點。朱銘生前打造的美術館園地,保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且致力於兒童藝術教育的推廣,以及台灣雕塑研究,獎勵年輕雕塑家的養成。在他離世之後,獲總統褒揚令表揚,文化部將朱銘美術館納入文化部「台灣品牌團隊計畫」(可獲政府經費補助)的一員,完成藝術家的遺願。 從傳承到創新-藝術如修行 1938年1月20日臘月初七,苗栗山城通霄鎮朱姓人家的么子出生,生肖屬牛,名為朱川泰,為家中第11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朱銘。成長於日治時代末期,物資缺乏,食指浩繁,瘦弱的朱川泰在刻苦成長,感念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小學畢業就急著找工作為母親分憂解勞,肖牛的他性格勤奮、堅毅執著。 15歲的朱川泰向寺廟木雕師李金川(1912-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