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神級人物手塚治虫 Osamu Tezuka
Odile Chen 陳惠黛 / Ra venel 羅芙奧季刊第30期 【藝術與投資專欄】 / 2020-03-25 「動漫」是今日人氣極高的流行文化,甚受年輕世代的喜愛。「動漫」或者「卡漫」一詞是華人地區特有的名詞,為「動畫」和「漫畫」兩者的簡稱。所謂的「動漫」,與後來崛起的「電玩競技」緊密結合,集聲光娛樂、科幻、遊戲、鬥智多重元素,相關領域逐漸合為一個成熟的經濟產業鏈。「動漫」不僅止於動畫與漫畫,又跨界影響了出版、網路、影視、模型、玩具、藝術等領域。回顧動漫文化的歷史與形成,美國和日本是兩個最大文化輸出國,尤其日本在經歷二次大戰的破敗蕭條,漫畫與動畫為日本人重建自信與療癒感。傳統浮世繪文化裡特有的細緻與平面化,其固有的美術文化藉由漫畫與動漫文化,輸出至國際,潛移默化影響了全球的各個世代。 既然動畫與漫畫影響著不同世代的我們,相信在你我的童年時光裡佔有重要的位置。美、日兩國的動漫風格與美學不同,各有千秋,美國偏向教育導向,以兒童或少年為主要訴求對象,個性強烈但傾向單一,如迪士尼、漫威:然而具有日本風格的動漫,舉凡可愛、運動、科幻、暗黑、妖怪、成人等風格,不一而足。動漫產業從2018年起日本有突破二兆日圓(約182億美元)以上的產值,其中近半數為海外市場營收。今日全球動漫產業中有65% 由日本產出,可見日本動漫之重要性。動漫、汽車、數位材料為日本前三大產業,共同撐起太陽國度的經濟支柱。 對外國人而言他是日本漫畫的起點 漫畫在日本的歷史悠久,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於1814年出版的《北齋漫畫》單行本,描繪江戶庶民文化,被視為日本漫畫的濫觴。19世紀中葉明治時期,開放橫濱港為通商口岸,西方文化如攝影寫真、洋畫衝擊日本傳統藝術,西方的漫畫也隨歐美報紙傳入,代表江戶時代風華的浮世繪逐漸走向式微,不少畫師們也與報社合作改畫漫畫,報刊的漫畫以時事嘲諷為主。 日本的動漫產業之所以如此強大,回顧過往歷史,手塚治虫是漫畫與動畫傳入西方的關鍵人物。對多數的外國人而言,手塚治虫(Osamu Tezuka,1928-1989)堪稱是日本漫畫的起點。之於動漫迷,天才型的手塚治虫擁有神級般的地位,在世時已被尊稱為「漫畫之神」。 手塚治虫投身漫畫50年,燃燒生命努力不懈,平生創作出大量的作品,漫畫作品約450部(一說700部)。手塚治虫曾...